第170节(1 / 1)

上面用浮夸的语气,羞耻的赞美,介绍了建武帝身为帝王为了阻挡外敌不惜以身涉险。上面描述了他的诸多功绩,历经的战役,取得的战果,将他夸得是天上有地上无。

然后是细数战事以来

这是一张纸

作者有话要说: 没完,等一下

第279章

如今报刊的发行还是控制在国家的手上,概因一切还在摸索中, 舆论的咽喉不能落入他人手中。只待时机成熟, 才会放开。

如今只有寥寥几本, 主要是负责向百姓传达国家政策的时事报刊, 给予百姓知情权,让他们能参与到国家大事中人,培养主人翁精神;另外是主要宣传各种先进技术的报纸,介绍农业方面的知识, 还有各项有利民生工具的开发;还有一本是专门报道海外风土人情的报刊, 描述在兴朝之外有多少国家, 它们的风土人情如何, 都产出什么东西,吸引有意的人们去探索;人最怕的就是固步自封坐井观天,韩缜希望能开拓国人的眼界,保持对外界的兴趣和警惕。能了解在国之外还有诸多国家,他们也有优秀的文明和出色的人才,甚至有比兴朝优秀的地方值得他们去学习。

如果整个民族拥有一颗探索求知的心不断的补益自身, 从长远来看, 哪怕将来再如何朝代变迁, 只要民族的心胸气魄不灭, 任凭艰难险阻也屹立不倒。

想做的事太多, 然而每一步都需要小心翼翼的探索,就怕一朝不甚会给这个世界带来灾难。

韩缜有时也笑自己不是王霸之气四溢的主人公,做不到大手一挥睥睨天下, 挥斥方遒。

陪着建武帝迈步街头,韩缜耐心的等他一路看过去,那样子明显是兴趣昂然。

进城时无暇打量四周,建武帝现在才有闲心仔细观察如今的京城,一看就发现开封城变了不少,距离他离开时有了很多的不同之处。

临街的商铺楼阁上,窗户大多数都换上了透明晶亮的玻璃,更夸张的是有人竟然做了两扇玻璃门。透过清晰如无形的门户,可以看到里面摆设陈列的货物,还有低头打算盘的掌柜,以及勤快清扫的伙计,甚至可以他们脸上愉快的笑容,仿佛刚做成了一笔大生意。

什么时候,玻璃制品如此随处可见了?

这是韩缜放开了手里玻璃制造的技术,使得价格大幅降低,只要稍有余财的百姓都可以买得起。对外,玻璃还是高价奢侈品,通过海贸出口海外获得大量财富。

看出建武帝眼中的疑惑,韩缜低声解释着。

转过头,只见沿街一路上繁华喧闹,两边商铺林立,建武帝看到了很多新奇从未见过的货物,它们大都是来自海外,甚至还看到了明显是一家外国人开的店铺。

转眼一想,建武帝意识到自己刚才忽略了什么:是人。

他只觉得街道热闹,却才发现路上往来不停的人潮夹杂了很多的女人,还有口音很重的外国人种。而大家都是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视若平常。

那些外国人被发达的海贸吸引人还能理解,而那些含笑坦然自若的相携出现在街面上的妇女,就让建武帝有些疑惑。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除了平民百姓没有这么多顾忌,那些达官显贵人家是不会允许女眷没有遮挡就露面。而他清楚的看到,相当一部分妇女衣着华贵气度俨然,明显是出身不凡,却相顾而笑的逛街。

路上,不是有蹦蹦跳跳的幼童嬉闹着跑过,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皆是无拘无束的快乐!

建武帝眯了眯眼,他说不上是什么感觉,却从中感受到了一种朝气,一种对固有规矩的挑战。

好还是不好?建武帝当下无法断定,然而这一切让他浮想联翩,仿佛回到了盛唐气势恢弘的朝代,开放,包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他看到了开封城中面貌的改变,百姓精神饱满安居乐业,一派祥和。如果每个地方都一如开封盛景,那足堪称盛世了!

“你做得很好!”建武帝若有所思的道,他知道韩缜不会让人失望,但是眼前所见的一切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想,“假以时日,盛世可期!”

韩缜遗憾摇头,道:“开封一城足不代表天下足,我做得还远远不够!”

他叹息,让天下百姓丰衣足食,老有所依,幼有所养。拉近男女差距,让人们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要做的太多了。长路漫漫,在其位谋其政,他只是尽自己的能力罢了!

现在是以开封为中心向外辐射,自从而下的影响会起到很大的重要,然后慢慢转变人们的观念。

“不要妄自菲薄,为父看好你!”建武帝拍了拍儿子,只怕让自己来主持一切也不会比现在更好了!

韩缜莞尔一笑,开口道:“以后有时间父亲可以慢慢看,现在先回宫休息吧!”到底一路辛苦,韩缜不忍心自家父亲得不到休息。

“好,回宫!”建武帝翻身上马,快意的朝皇宫驰去。

皇宫还是那个皇宫,只是里面的人已经不是原来的人,一代新人换旧人!

里面的宫室还是保持着原样,改变不大。

叶婉婉按照规矩被封了皇后,一朝尊贵临身,差点没惊讶死。

怎么地,自己的丈夫就当了皇帝,自己的儿子就当了太子了?简直像是做梦似的。

迷迷糊糊地进了宫,却觉得哪都不舒服,倒不如在外面自在。

还好建武帝很快就离京了,韩缜体贴母亲的心情,干脆随她自由住在外面。至于朝臣的反对则是被他一力压下,没得当了皇后日子反而不如以前。自己有能力,为什么不能让母亲高兴呢?

剩下建武帝原先收的女人,照理应给接近宫中,可惜他是个薄情的。当时忙着出征,压根将这些女人抛在了脑后,片言嘱咐也无。

还是后来韩缜写信问了他,将那些自愿离开的女人安排了,至于不想离开的就养着。

鉴于建武帝不在宫中,只有韩缜一个成年男子不方便,所以还是让她们呆在原地不动。

所以整个宫中,只有主子两三只。

为了节省开支,避免浪费,在原来的基础上,关闭了更多闲置的宫殿。至于人手除了必要的,富余的都放归了。如果没有去处,缺少谋生能力的都酌情安排,不至于让他们没了着落。

等建武帝进到皇宫,整个皇宫分外的安静,好在他无心在意这些外物。

等休息一夜后,建武帝迫不及待的赶去校场试验韩缜提到的新式武器,他可是期待已久了!

这三年间可谓是火器研制的大喷发,各种各样的火器层出不穷,而韩缜不仅提供了来自现代的热武器作为参考,更是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财物。终究不负辛苦,在众人的集思广益之下有了突破。

除了□□射程的改进,还有其他火器的诞生。

其中有类似明代的虎蹲炮,虽然技艺还没有这么成熟,但是它的□□爆炸力和射程都有了近似的威力,足以给敌人带来震撼;除此外‘□□包’的威力也得到了增强,更方便携带使用。

另外还有可以飞上天空的空中火器,类似明代的‘神火飞鸦’,落到时内部装的□□就被点燃爆炸,给敌人造成打击。

还有加大了远程射击的火箭,丢出去就会炸开的‘霹雳弹’,五花八门的火器摆满了校场。

其中的佼佼者都是能给予敌人重创的远程武器,只要战略得当,武器足够,甚至不需要近身就能赢得胜利。

而这些是在多年研制的基础上厚积薄发,在三年的努力后迎来了收获,在今天验证成果。

等诸般火器一一在建武地面前演示,看得他眼眸幽深,仿佛预见到了战争的前景。

“如何,陛下可满意?”韩缜调侃道。

“不错,堪比神器。”建武帝搓着手指,压抑住内心的兴奋,“有此火器在手,还有何可惧,为父踏平金国,北征草原指日可待也!”

建武帝始终心在四方,可是哪怕他再自信,也忧惧此生终老之前无缘见外敌臣服。战争从来都不简单,除却呕心沥血,天意从不由人。十年,二十年,谁知道会在何时结束?

然而摆在眼前的火器却让他看到了曙光,也许不需要那么长久的拉锯对抗,他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打败强敌,而后高居帝台之上看八方俯首。

大丈夫当如是,有生之年终可得见伟业功成,岂不开颜!

建武帝重重的闭了闭眼,再睁开眼时似有火焰在升腾,他朗声大笑:“赏,重赏!”

低低的欢呼声在场中响起,那些研发者脸上露出欢喜的笑容,一番辛苦终于获得了回报。

韩缜淡淡抿唇一笑,最后认真的看向建武帝:“父亲,接下来有何打算?”

“这样的火器有多少要多少,速速装备军队!”建武帝低低的笑,“儿子,你待看父亲为你打下万里江山!”

孟朝的国土是从末帝手中获得,得来全不费吹灰之力,只有凭自己战功亲手得来的才是功绩。他要自己的儿子为父亲骄傲,谁说只能坐享前朝江山,他一样能南征北战开疆拓土,不比任何一位开国□□差!

这一刻的建武帝像是蒙上了一层绚烂的光芒,豪气冲天,令人向往!

韩缜突然很期待宏愿成真的那一天,如果能在历史上抹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留下自己曾来过的痕迹,不是很有意思吗?

“好,我等着那一天!”韩缜遥望天空阳光炫目,如旭日东升,好似预示着光明的未来。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晚安,明天见!

第280章

兴朝建武四年,经过一年的艰苦训练, 从四方调度的兵马熟练掌握了新式武器的运用, 全军整兵顿发。

建武帝没有率先攻打金蒙两国, 而是趁着它们暂且无暇他顾, 大军掉头直扑大理。

大理王朝奋起反击,然而在强大的火器面前兵败如山倒,屡屡败退。

建武五年六月,大理国王被围困城中, 四面皆是兴朝兵将。

在死守城池半个月后, 大理国王坚持不住开城投降, 甘愿奉兴朝为主!

建武五年八月, 大军凯旋而归,封原大理国王为兴朝新王定局开封。自此后,大理的国土被纳入了兴朝的版图,大理国亡。

在修整半年后,建武帝再次率军向西夏出发,这次他要拿回整个河套平原, 并向西夏宣战。

西夏国势正处于虚弱之时, 一面以金国为宗主国, 一面又受到蒙古的侵袭求助无门, 朝廷两面讨好摇摇欲坠。

面对着兴朝气势如虹的大军, 西夏军一触即溃,逃之夭夭。

西夏原本就是建武帝的手下败将,更何况兴朝军队的武器升级换代, 打得他们魂飞魄散。

眼看即将要亡国,西夏故技重施派人向金国求助,宁愿奉上双倍的岁贡,也要求得金国庇护保住国家。

然而金国已经是今非昔比,他们维持自己的处境都艰难,更遑论派兵支援,西夏等来的是绝望的拒绝。

蒙古倒想趁机分一杯羹,可是要面对部落混战,不同重新统一蒙古草原,就组织不起强大的军队,只能望洋兴叹眼睁睁的看着兴朝吃饱喝足。

这场仗打了整整三年,吞下整个西夏的国土,还要主持巩固打下来的地盘治理,格外的漫长繁琐。建武帝此次耐心的配合韩缜在开封的动作,而不是一鼓作气直捣黄龙,慢慢一点一点蚕食西夏的根本。

兴朝建武九年,建武帝在盘桓修整半年后,正式对上了金国。

此时蒙古已经有人注意到了兴朝的强势崛起,看着兴朝国土扩大,军队所向无敌,迟早有一天也会对上蒙古。

尽管他们一早就对中原王朝心怀警惕,可想不到那么快就会面对这个冷酷的现实,着实出乎人的意料。

反观一向自傲无敌的蒙古,因为进军孟朝的失败而导致了王帐的萎靡,以致内部陷入了分裂,实力大减。

蒙古内的有识之士呼吁内部停战,正视兴朝的威胁,然后不但要暂时停止对金国的作战,还要联合金国一起共抗兴朝。

蒙古与金国有唇亡齿寒之感,一旦金国被灭,到时就只剩下蒙古一家面对吞食了邻国土地庞大起来的兴朝,必将独木难支。

反过来金国也一样,如今两国最大的敌人是野心勃勃的兴朝,也是共同的敌人,和金国结盟将士最好的选择。

蒙古的汗王不是短视之人,虽然面对内部的反叛连连受挫实力大减,还是忍下了这口气宣召各部首领聚会,探讨停战抗兴朝一事。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韩缜早就派人联络了主张和兴朝保持友好关系的一派,坦白兴朝只是对蒙古四王子率军犯边屠戮子民的行为不满,他们只追究蒙古主张对抗兴朝的几个部落,而不想牵连其余人。

除了那几个和兴朝为敌的部落,兴朝愿和草原民族保持长久的友谊,甚至可以加大通商,在边境交界设立互市以满足两国百姓的需求。

兴朝还愿意接收蒙古幼童进入兴朝书馆学习,停供六年免费教育,六年后可随蒙古学生们自有来去。只要有本事还可以参加兴朝的科举考试,还可以进入朝中为官。

此外,还有各项有利于蒙古的政策,他们愿意遣使签订正式的国书,保证承诺有效。

想拥有安定的生活,而不是无止境的打打杀杀的部落皆心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