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文豪_分节阅读_56(1 / 1)

盛世文豪 木兰竹 3404 字 1个月前

自封蔚来到江南之后,就未曾与任何官员见面,连一次公开的吃喝应酬都未参加。

封蔚下船之后便托身体不适,到了别宫就闭门谢客。一闭门,就直接闭到现在离开。

他连两江总督,江南巡按都未曾接见,更别说其余官员,衙门更是一个都没去过。

难道德王全是一个一个私访来着?

他到底见了什么人?

江南这些大官终于坐不住了。

他们本来认为,德王就算私访,好歹也会访到他们头上,因此稳坐钓鱼台,德王不急,他们也不急。

现在德王说他要回京了。这些人就蒙蔽了。

连已经被刘淳拜访过的人都蒙蔽了。

他们根本就不信刘淳才是主事之人,还以为刘淳只是德王手下辅助之人呢!

刘淳:都说明白了你们不信怪我啰?

德王可不管那一群江南高官堵在门口,反正他要回京了,有本事派人把他扣留下来啊?

那一群高官能吗?当然不能。

德王说他要走了,大摇大摆的走了,他们连坐挽留都不可能。

挽留要怎么说?王爷!别走啊!留下来继续玩啊!我们还没请你吃饭听戏呢!那一群瘦马也还没塞给你呢!

德王说,不理你们,我走了。

于是他们眼睁睁的看着德王的船队慢悠悠的走了,仍旧是走走停停,速度慢的很。

江南官员们心里又琢磨了。德王这该不会是假象吧?说走其实没走吧?只是为了让他们放松警惕吧?

事实上,封蔚还真没走。

他在江南又玩了些日子,比如扬州什么的还是要去一去的。

终于玩够之后,封蔚和余柏林回到船队,终于朝着北方前行的速度终于快了一点。

但他们也没有直接回到京城,而是将船队开到了金陵,又在金陵玩了一阵子,还去欣赏了十里秦淮。

不过为了不暴露身份,两人只是看了看景色游了游船,没有去捧什么名妓的场子。

德王的船队驶到金陵的时候,把金陵的官员吓了一跳,立刻来码头迎接。

然而他们并没有迎接到人。船队为首之人道,德王不在船队,另有事在身,他们只是停留在这里等王爷回来,诸位大人请回吧。

这消息一传出后,无论是江南官场,还是金陵官场,都是一阵子鸡飞狗跳。

江南官员更加确信德王还留在江南,要抄他们的老底,根本只是障眼法;金陵官员则猜测皇帝陛下是不是不止要整治江南,还要清理金陵。金陵一些犯了事的人夹紧了尾巴,低调了不少,生怕就被德王找上门了。

其实,封蔚只是和余柏林在金陵单独出游了而已。

这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让一干擅长脑补的官员们,简直食不知味,夜不能寐。

连京城之中,也掀起了很大的风浪。

朝中为德王之事吵做一团,皇帝陛下却只一句“德王所做之事全由朕示意”便把所有人给打了回去。

至于再问什么事,陛下只神秘微笑,不可说。

这下连朝中那些老狐狸们也不知如何是好了。

实在是这新帝和德王都不按常理出牌,宫里又被治理的铁桶一般,皇帝陛下身边连个吹枕边风探话的人都没有。

封庭登基之前是个穷苦的小透明,当然没什么侧妃通房等他登基之后册封为妃嫔。封庭后宫除成皇后之外,就一个何贵妃,还是何太后绕过封庭,自己给封的。

这故侄两惯爱作死,太过嚣张,被发了狠的成皇后整治的岂不成军。

何贵妃自从被成皇后打了板子之后,身体一直不好。若不是成皇后想让她活着,她早就撑不下去了。

何太后则被砍掉了所有耳目,想发懿旨找人进宫陪伴,都被拦在宫中,令不得出后宫。婉丽公主也被勒令在公主府反省,不准出门,出门就被抓回去继续关着。

外命妇又不可能在何太后不召见的前提下,自己进宫。她们倒是可以递帖子,可递进去就被人扔掉了。

封庭表面功夫做得极好,一会儿又送了何太后什么东西,一会儿又召集了什么戏班子给何太后解闷,一会儿何太后要礼佛了他还专门让人在宫里修了佛塔。

嗯,何太后不召见外命妇,是因为闭门礼佛了。

至于何贵妃。你一个妃嫔而已,哪来资格擅自和宫外联系?

封庭登基前,家中简单的人口,在登基之后,本以为会让他在后宫举步维艰,却不想是让大臣们百愁莫展。

大臣们倒是想让封庭充实后宫,但封庭以“虽朕只守孝三月,但常人守孝三年,朕三年内不愿大选”就给驳回了。

皇帝陛下以孝治天下,孝感动天,以身作则呢。平常人守孝三年,皇帝下三年内罢选,哪里有问题了?一点问题都没有。还要上帖子让开大选的人,绝对是私德有问题!皇帝陛下不开口,文人口诛笔伐都得骂死你!

而且皇帝陛下还有一点让大臣们无话可说的优势,那就是皇帝陛下已有两位嫡子。就算皇帝陛下之后再也不封后妃,大臣们也拿皇帝陛下无可奈何。

帝后和睦乃是国之大幸,若是妃嫔专宠,还能劝说一二。独宠皇后,皇后还已经育有二子,那是皇帝不近女色,是高德,是龙凤呈祥。

在有两个嫡子的情况下,谁说让皇帝陛下为子嗣着想,都是意图不轨。

要那么多庶子干嘛,夺嫡吗?

只有太子一个,还要担心一下太子未来寿命。

还有封祉这个嫡次子,二皇子,双重保险,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再说皇帝皇后还年轻,虽然两人身体都不怎么好,谁又说得清,将来会不会再来个三皇子?

有嫡子在,还求着皇帝生庶子,你不是居心不良是什么?

朝中这么早就叫着要往后宫塞人的人被封庭暗戳戳的都告诉了皇后。成皇后微笑,再微笑。

这些人她记住了!

她虽不盼能与皇帝一生一世一双人,但不代表她不生气!

封庭表示,他就是想看成皇后生气的模样。

现在大宝小宝都在宫里,成皇后放在他身上的注意力少了太多,他有点小小的不高兴。

当然,这小心思封庭是绝对不会说出来的。他表示,告诉成皇后在这些,是哪日他不得已收人如后宫之后,这些人家族出来的女子,要重点照顾,能打发多远就打发多远。

封蔚一路走一路游玩,终于赶在第一场大雪之前,入了京。

此时,皇帝陛下派去给刘淳撑场子的侍卫和士兵也悄悄的到了江南。

在封蔚到京后不久,刘淳就身着官服,手持圣旨,在一干护卫的簇拥下,正式现身江南衙门,让江南巡按跪听圣旨,开启了明面上的撕逼。

这时候他们才知道,被德王骗了。

主持江南一事之人,并不是德王,而是据说被派往边疆宣旨,嘉赏边疆将士的右副都御使,撕逼专家刘淳。

刘淳之名,在朝堂之中早已如雷贯耳。他面善心黑,能言善辩,又背景深厚,早在文宗时期,便是文宗手上一把尖刀。

新君登基之后,本以为刘淳不被新君所喜。谁知刘淳低调了一年,直接接手了江南这么大一件事。

所以德王真的只是来江南玩玩玩的?只是个幌子而已?还是这只是个假象,德王其实在其中起了重大作用?

刘淳微笑不语。事实都摆在眼前了,还不肯相信,怪我啰?

第51章

余柏林刚回京,就被张岳抓走检查功课。

张岳心中还是很满意的,但表面上还是要装出一副严厉的样子,挑剔了一番之后,余柏林便恢复了最初还没被张岳放养时,每日一大早吃完早饭就去张岳家,到日落才回来的作息。

张岳每日要上朝,下朝之后还要上班。他每日将安排的事情写好,余柏林到来之后就按照张岳写好的要求和留下的题目看书写文章,然后等着张岳回来检查功课。

日子一晃,就接近年关了。

回京这两月时间,朝堂上吵成一锅粥,送信的官兵快马加鞭往返江南京城,终于赶在过年前,完结了此事。

在军队的镇守和确凿的证据下,江南官场轻轻松松完成了初步洗牌,砍掉了几个领头的。剩下的人只等二月春试之后,大面积替换。

江南之事对于封蔚而言,算是给他放了几月旅游假。回到京城之后,就被他哥抓了壮丁。最忙的时候,吃住都在皇宫。余柏林再见到他时,那两个黑眼圈浓重的跟个大熊猫似的。

封蔚虽然平时跳脱了些,大事上却很听话,帮他哥揽了大部分活,并没有撂挑子不干。

“我不多做一些,哥又病倒了怎么办。”封蔚道。

余柏林心想,别的王爷多干活,是为了夺权。你这理由倒是稀奇,估计也只有皇帝陛下才信你。

不过封蔚多是做打下手的功夫,替封庭完成一些繁杂的事,封庭只需要下最后定夺。自己直接下决定是没有的。

不仅是封蔚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还有一点最重要的是,封蔚不耐烦这些事。

封庭接这次江南之事,也是手把手的教导封蔚。可封蔚总是一副神游状态。

封庭很担心。封蔚不可能一辈子待在京城。他现在虽然拦着,但以后封蔚肯定会参与更多的军政大事。

封蔚道:“哥你给我派个聪明的跟着不就成了?我看长青就不错。”

封庭捂着胸口:“我以后肯定对长青委以重任,他老是跟着你替你打下手怎么成?”

封蔚反驳:“可哥你交给我的事肯定也是很重要的事,反正都会派人和我一起,长青就很好,和我配合多默契啊。反正都是派人,派谁不是?”

封庭一想,居然觉得弟弟说的很有道理。

余柏林以后肯定是他心腹大臣,而封蔚更是他最信任的弟弟。他让封蔚做的事,肯定是大事中大事,本就不可能封蔚一个人做得成。反正都要派人去,派余柏林不也是一样?

派其他人,他还担心自己弟弟被欺负欺骗了呢,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啊。现在他弟弟什么事都没做,就被一堆人跳着脚黑,以后还得了?

可有封蔚在,余柏林顶多算个二把手。到了其他地方,余柏林就是做主的人。长此以往,余柏林会不会不高兴?算是亏待了吧?

封蔚道:“不会的,长青不是这种人。”

有他在,余柏林才能放手做事呢。

封庭感慨:“长青不慕名利,的确是我多想。”

“对。”封蔚眨眨眼睛。怎么到不慕名利上去了?算了,哥哥说对就是对吧。

封蔚回家之后,把此事告诉了余柏林。

虽然他说要让余柏林跟他当搭档,总要问问余柏林的意思。若余柏林要抛弃他这个小伙伴,他还是要尊重余柏林的意见。

余柏林放下书卷,很没风度的给了他一个白眼:“你就不能自己稍稍学一点吗?”

“我会,可若是你能帮我,我何必这么累。”封蔚强词夺理道,“再说,反正哥又不会让我一个人,会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