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双[重生]_分节阅读_218(1 / 1)

天下无双[重生] 月半弯 2586 字 1个月前

本想着要给后世子孙留下一个最稳固的江山,却不料竟是自毁长城——

之所以会对东泰朝服极其在意,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未尝不是担心以成家为首的武将会借东泰左右朝政,所以自己才会对东泰所为乐见其成,更一力借此机会削弱成家的力量。

以致到了这会儿,即便察觉到朝廷中处处暗藏杀机,周恒却没办法一举找出毒瘤除之而后快,左支右绌之下,早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幸好,成家尚得用,也幸好,让自己邂逅了陈毓……

“各位,请入座——”郑善明手执拂尘,亲自引领各位进士依次入座。

待来至陈毓面前,态度尤其恭谨。

待各位举子一一入座,文房四宝在桌案上一体摆好,周恒收回视线,俯视下方,良久终于道:

“朕蒙上天眷顾,自幼冲之龄登基为帝,至今已然四十有九年……”

沧桑的声音穿透殿宇,久久的在保和殿上空回荡。自周恒登基以来一幅幅已然有些斑驳的画面再次一点点在众人面前清晰呈现——初登基时铲除奸狡的凶险,执掌大权后直面血雨腥风的艰难……

“……期间几多艰难,若非诸位臣工同心协力,各路英豪共襄盛举,如何有今日大周万国来朝之峥嵘气象?只昔人已已,大周未来之繁荣鼎盛还须仰赖今日殿上诸君……”

“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诸明经尽皆胸有丘壑之饱学之士,明古训,达今事,于大周今日之棋局当有真知灼见以告之,诸位尽管畅所欲言,朕今日虚席以待国士!”

皇上话落,大殿上顿时静的落针可闻。

堪堪数百名进士,几乎全处于目瞪口呆、茫然无措之中——

为了能有今日之殊荣,之前殿上诸位那个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怎么能想到皇上竟然出了这样一篇策论?

所谓大周天下之棋局,这不是朝中重臣才能接触到的层面吗,怎么今日却要他们这些初入官场的菜鸟来诠释?还以待国士,即便是国士,这题目也不好答啊。

只再如何却也不敢吐槽皇上。好在众人倒也聪明,所谓天下事,不就内外两字吗,内则朝内民生,外这会儿最令大周震动的不就是一个东泰吗。

沉默半晌,终于有人开始下笔。

倒是陈毓沉默了半晌——若然论及大周今日之局面及对未来的影响,还能有谁比自己更确知将来大周走向的?

若非和皇上不过一面之缘,陈毓真要以为,皇上是否已然知道自己是重生回来的了。

上一世早和大哥无数次讨论过大周未来乱象出现的原因,这会儿倒是信手拈来,当然,一些比较敏感的东西,陈毓自会小心避开,又刻意模糊了具体事件,一直到自觉绝不会引起皇上怀疑,陈毓才开始动笔。

相较于其他人绞尽脑汁、抓耳挠腮的急切,陈毓无疑镇定坦然的多了。令得本就对陈毓心有好感的几位老臣更加满意,竟是各自盘算着,待殿试后,无论这位能不能夺得状元,只要尚未婚配,就把人抢了来做女婿。

等到写完搁笔,陈毓才恍然发现,自己竟是第一个完成奏对的人。不由皱了下眉头,想着自己是否有些锋芒太露?正想着不然再润色一番,好在紧邻着的温明宇也搁下笔。

皇上虽是面上不显,却是一直关注着陈毓的动静,瞧见陈毓停了下来,便看一眼郑善明。

郑善明顿时了然,当下下了丹陛,来到陈毓身侧,径直抽了陈毓的卷子在手中,又顺道拿走了一并住笔的温明宇和另外几位士子的试卷。

郑善明此举无疑不合规矩,只是皇上数十年的积威之下,满朝文武却是没有谁敢置喙。只能眼睁睁的瞧着郑善明把这几张卷子一并呈到皇上龙案之上。

皇上捡起卷子,一张张的认真研读着,待瞧见陈毓的那张,只看了第一段,拢在袖中的手便不觉一下握住,待快速阅读至最后,顿时心潮起伏、激动不已——

之前说以待国士,未尝没有夸大在里面,这会儿却委实觉得,自己方才所言竟是明智之极,这陈毓怕真能当得起国士之说。

只事关大周未来之发展,里面一些话,这会儿怕是不适合公之于众。

思索间,一众举子已是纷纷住笔,俱都眼巴巴的瞧着龙位上的周恒,冀望自己也有被皇上亲自阅卷之殊荣。

却终究没有等来郑善明再次上前,待得离开保和殿,诸人心中已是明了,其他不论,唯有状元,怕是必在皇上所阅几份试卷之中。

却不知诸人散去之后,各位阅卷官也是愁眉不展——

皇上乾纲独断,定下状元和榜眼的士子也就罢了,缘何恁般不讲理,竟是硬要扣下二人的卷子,不许众人传看,还一位的胡搅蛮缠,说什么,待得三年之后,再次春闱大比之时,再宣读这两份试卷才更能让后世人明白什么叫慧眼如炬。

皇上果然老了吗,才会这般任性而自恋!

?

☆、第 168 章 触犯天颜

?  帝都街头,人头攒动,却是今科金榜已是张贴于大街之上。

中间第一个名字赫然就是陈毓——

据闻这位状元公不独是历届状元中年龄最小的,更是自大周有国以来,第一个六首。

自古以来,六首便是祥瑞之兆,非圣君在堂不可遇。出一六首尚且是百年难遇,更不要说这位六首年不及弱冠之龄。

更有传言,那陈毓殿试策论做的不知怎样花团锦簇,以致皇上竟是当庭给出“国士”之考语。消息传出,整个帝都都为之震动。陈毓这个名字也以燎原之势迅速传入每一个人的耳朵中。

除了陈毓这个六首让京城哗然,便是榜眼探花也让众人眼热不已——

榜眼温明宇,出身相府,探花阮玉海虽是父名不显,外家却正是赫赫有名的潘家。

再加上状元陈毓父亲也是三品伯爵,大周有史以来第一次一甲三进士全由豪门弟子夺得。

初时也有不平之声,以为此次大比怎么可能前三甲一个寒门子弟也无?特别是状元公陈毓,所谓人力有穷尽,那般小小年纪,怎么可能力压一众儒生?

便有好事者四处打探陈家来历,结果却是跌落了一地眼珠子——

陈清和虽是敕封为伯爵,却从不曾入京为官。甚而连进士都未考取,却能为官一地,造福一方,但凡是陈清和所在任所,治下百姓无不一片赞声,每次离任,都有百姓嚎哭拦道,便是伯爵名号,也非幸进,而是陈家父子二人拿自己安危挽救了数万人性命而得。

这样一个忠正廉洁之人,又如何会做那蝇营狗苟之事?

待深入了解陈毓,更是震惊不已——

就其根源,此子委实算是实打实的寒门出身,甚而幼时险些被人贩子拐卖致死,之后发奋苦读,先蒙书圣刘忠浩大师青睐,盛赞陈毓笔力犹在自己之上,更被一代大儒柳和鸣收为关门弟子。悉心教导之下,早已名满江南,据闻陈毓考中解元时的文章一经张贴,便即引得众江南学子为之倾倒,不独书法被人临摹,便是文章也至今被人传诵。

再结合数年前为了护住堤坝守护百姓,堂堂郡守公子竟是被洪水卷走,忠勇仁义可见一斑,陈毓年龄虽小,经历之跌宕起伏却真真是再令人热血沸腾不过的一部传奇,足堪写成书籍传世。

众人细细品味之下,更觉非比寻常的励志。

这边正自议论纷纷,长街尽头一阵锣鼓喧天的声音远远传来,人群纷纷往街道两边避去,却是来肃清接到的五城兵马司兵丁正飞骑而至,紧跟在后面的则是鲜衣怒马的大周锦衣卫。

“快瞧,是状元公跨马游街了!”一片静默之后,人群瞬时喧哗起来。

本是低头矮身避居街道两旁的百姓发一声喊,又拼命的往街中心涌去,若非慑于锦衣卫的威严,恨不得拦在路中间,好一睹一甲三进士的风采。便是那些女子,这会儿也顾不得羞涩,一个个睁大双眸,眼睛凝注在远远而来的新科进士身上——

状元榜眼探花,三人俱皆披红簪花,道不完的意气风发,说不尽的春风得意。

只随着队伍越来越近,所有人的眼光渐渐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历朝历代,状元公多为饱学而老成持重之人,不然缘何堪做众新秀魁首?反倒是探花郎,多为俊俏书生。

以致众新科进士跨马游街时,最惹人艳羡者虽是状元,最引人关注的却是探花郎。还是第一次,众人瞧了状元郎后却直接把榜眼和探花全都忽略了。

同样身着红衣,如果说榜眼和探花郎是养眼的话,那状元郎就是让人惊艳了——

一身喜兴红色映衬下,陈毓越发显得鬓若刀裁眉若墨染,既有浑然天成的意蕴风流,更有峭拔于世的卓然清雅,当真是好一个浊世翩翩少年郎。

人们愣怔了片刻,下一时,便有无数的鲜花香囊朝着陈毓身上掷去。饶是陈毓身手非同寻常,依旧落了满怀……

“这就是那位六首状元?”长街拐角处,一个神情矜贵的男子立马驻足,遥遥瞧着这一幕。

听男子开口,跟着的人忙小心回道:

“不错,此人就是陈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