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1 / 1)

灼母之心 玩世不恭 1613 字 14天前

三八妇女节这天,我还是决定回家看看,带的东西不多,一个没装啥东西的双肩包和韩佳瑶买的那双斯凯奇女士运动鞋。

桐城距平成本身就不远,平时开车也就一个来小时。

但我也没打算通知家里人来兴师动众地接我,而是一个人跑到汽车站买票坐大巴回去。

在临走前我得到了一个“噩耗”,赵康终究还是落榜了。

由于本身名次垫底,再加上考研人数剧增,所谓的低名次中榜奇迹并没有发生。

可能是他早有心理准备,隐隐地有了预测,所以整个人看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失落,只是能从他的脸上清楚地看到遗憾两字在跳跃。

我问他今后有何打算,是继续备考再来一年,还是直接参加工作。

赵康大概想了有个五分钟左右,然后抬头望着我说要再来一年,不行就去蛋。

想来也是,各科成绩都过线了,最后因为名次低落榜,想想真是又亏又可惜。

我问他是不是要在桐城复习,他说不出意外的话的应该是,我说那咱俩还能一块在桐城待一年。

赵康在学校附近找了一家考研辅导机构,因为其这次考研成绩还不错,没花多少钱就报上了名,平时他还是回学校宿舍住,直到毕业后在搬出去。

用他的话说就是交够了住宿费要住够才不浪费。

对于赵康的这种情况我也只是私下说些鼓励开导的话,毕竟全国成千上万的考生,落榜早已是最普通不过的常态。

高校附近的公交站牌设置总是那么人性化,桐大附近不仅有公交站,还有一路直通火车站汽车站的线路公交。

而汽车站火车站附近也总是会设有公交总站。

大概有二十来分钟,我背着包提着装有鞋盒的纸袋,从公交车的打开的后门跳了下来。

此时还早,上午九点刚过,车站附近拉车卖饭摆摊售物的小贩,才堪堪占好位停好车支好摊子,稀稀拉拉的如刚从窝里冬眠出来松鼠。

在附近转了两圈随手买了个鸡蛋灌饼,不出所料的要比学校附近贵上五毛。

我一手啃着鸡蛋饼,一手提溜着纸袋,望着道路两边的门面店,寻思着买些什么东西带回去好。

总归是国际性节日,至少要给母亲和奶奶带点东西,省得再被说成“小白眼狼”。

至于父亲,顺手捎带着买点啥就可以了,他一直都是这么不拘小节的一个人。

转了一会儿,我在一个名叫“文香斋”的书店前驻足不前。

书店的名起的古香古色的,装潢也是透着一股子古风气息。有点像是古代某大户人家的藏书楼,颇为雅致。

我推开不符合整体风格的玻璃门,带着一丝好奇走了进去。

此时书店里除了摆在书架上一排排的书外,空无一人。

玻璃门上的风铃随着我的进入发出叮铃铃的脆响,在静谧的店里悦耳至极。

可能是听到了响声,里间的一个门轻轻的被推开,一个有些消瘦,戴着眼镜斯斯文文,富有书卷气的年轻男人走了出来。

他穿着蓝白相间的格子衫,手里还托着一本书,走到了柜台后面。

“你好,需要什么书,随便看。”他说道。

我向他点了点头,以示自便。

整个书店不大不小,有个一百多平,分成了几个区域。

我大概扫视了一眼,与一般的书店比,区分的比较独特。

分为外国文学、传统文学、哲学思想和历史人文。

没有儿童图册漫画娱乐和教育考试一类的书籍。

这个区分风格与其装修气质和店名相得益彰,彷佛就在告诉人们这里是售卖文学文化的地方。

母亲在经营服装店之前,从事的就是教师职业,甚至当上了语文组的年级教研组长。

后来因为父亲的事儿,辞职借钱开店。

我从小受母亲的影响,对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从小读过的文学着作通俗小说不知凡几,以至于后来大学填志愿选择了文学专业。

至今家里的那个桃木书架上还摆放着许许多多曾经读过的旧书,也算是家里一道独特文化气质的风景线。

当然,父亲对此并不感冒,曾经还一度嫌弃它太占家里的地方而险些清理掉。

后来在母亲无声怒斥的眼神中和坚决的否定的态度中作罢。

父亲高中毕业就托关系去了部队,后来复员回来直接分配到了县教育局后勤里一个啥职位。

本身文化水平不高,所以看着那靠墙摆放着的一层层书,也提不起啥劲儿,毫无感觉。

用父亲的话来说就是“咬文嚼字遣词造句的说话难受不难受,好好的一个简单事儿,非得写成一本书,拖拖拉拉的,看半天也整不明白,净扯些无病呻吟的大道理,酸的要命,读了难受,不读又说没文化,啥啥都是书里谁的对,那还要人干啥,不如整天抱着书睡吧。”

对于父亲的这套理论看法,母亲也是无可奈何,秀才与大头兵说理讲句,说破天也说不清。

最后母亲只对父亲说:“你不喜欢读书,有人喜欢。你爱咋想咋想,只要别耽误孩子看书学习就行。没问化还教育起有文化的来了,真有理了是吧。”

母亲一暗示父亲学历低,父亲就无话可说,辩无可辩。只当做没听到,闷声低头抽烟去了。

挑了又挑看了又看,最后拿了一本莫言的《酒国》和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精装本。

这两本书我在大二的时候就已经读过了。

尤其是《挪威的森林》,这本在学校图书馆借阅次数数不胜数的书,我记得当时好不容易借到一本《挪威的森林》,看着发白的封页和有些破碎褶皱的书页,真怕我还没看完,这本书就会在我这里散掉。

而翻看那本《酒国》的时候,莫言彼时还未获得诺贝尔奖,看完直呼卧槽,写的真他妈好。

挑好书后,走到柜台处让老板打包。

闲聊间,我才知道这家书店是这年轻男人和他女朋友合开的,女朋友家里书香门第,装潢也是按女朋友的建议设计的,所以整个看起来古味儿十足。

得知我买书是送人的,老板又给免费包了个精装礼盒,看起来更加的正式郑重。

出了书店,随后又在临近的小商品城里给母亲和奶奶还有父亲各买了一套保暖衣。

似乎是每个节日都能和商贩门扯上边,妇女节也不列外。

商品城以及附近的商家,到处都是在搞活动促销。

打的口号无外乎“关爱女性,节日大促”一类的八竿子够不着的标语。

倒是有几家女性内衣专卖店和化妆品专卖柜借着此次节日大促,大卖了一把,老的少的,各种年龄段的妇女蜂拥在这些店铺周围。

在本就不宽的街道两边,整齐的码放着各种女性用品,其中以成提的卫生巾与卷纸居多。

其他的还有些什么杂七杂八的头花饰品小玩意儿,样式繁杂,种类各异,让人眼花缭乱的。

看着热闹的小商品城,人来人往,一片向荣。

我也渐渐被勾起了要逛逛的念头,眼过之处,皆是人。

耳过之处,皆是叫卖吆喝声,讲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喇叭里循环播放的折扣便宜声,乐此不疲的重复着一遍又一遍。

我挤在人流中,彷佛又回到了儿时,跟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去县里赶集时的场景,罗里吧嗦,吆吆喝喝,热闹非凡。

商品城一共三层,整个逛下来将近一个小时。

此时的我手里又多了几件东西,两手满满的,提着几个大袋子。

除了那几件保暖衣外,还多了一个自动足浴盆、一个护腰带和一对纯银耳钉。

走到一家烟酒店前,我想了想,犹豫了下,但还是推门进去,给父亲买了一条烟塞到了背包里。

坐大巴的好处就是,不用提前买票,想啥时候走就啥时候买票上车。

所幸车上人不多,空位很多,这也让东西较多的我有足够的放置空间。

在车上的售票员,一遍又一遍的吆喝下,依然没几个人上车,几分钟后便车门一关,油门一踩,大巴冲着车站外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