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出征(1 / 1)

宣德三年,建文三十二年,七月,武昌城内锣鼓喧天,角声轰鸣,今天既不是逢年过节,也不是什么国祭大典。

今天是建文皇帝御驾亲征,光复大明还于旧都的出征践行。

祭台上建文旁边的太监宣读讨逆檄文,紧接着建文便向天祭祖祈求太祖朱元璋保佑。

台下文武百官两边林立,文官是送行的,武官骑着马随时准备出发。

再外围一层是出征官员的一些家属,张凡着一身军装,虽是没什么武力却还是添列武官一边,他四下环视看见了二娘,方泠等女子梨花带雨的为他送行。

却唯独不见那想念的身影,今天一早她就派人告知张凡昨日得了风寒不便送行,心道或许这回她真的生气了。

一套流程走完已经到了午时,全军就浩浩荡荡朝着南京方向开赴。

他这次集结了近十万精锐战力,几乎把湖广地区所有能调用的兵力都调来了,留下来的只是勉强能守城的兵力。

他知道宣德的那些安排,但他更加认为云贵广西这些人不能成事,皆是看自己和宣德结局行事。

如今天下能威胁他只有宣德,如果自己拿下南京这些人不战自降,如果拿不下多半为宣德所灭没什么机会,所以他在赌命,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

向东进的第一个障碍就是鄱阳守军,张凡将部队划分两路三万水军携大船舰炮走九江为先锋,会一会南京水师,另外七万为陆军行军较慢,配合着水军行事。

水军先锋将领是之前一直负责训练的,赵虎的表兄弟朱广洋,这朱广洋也是个厉害人物他手下的将士均是得张凡现代训练之法个个都是精锐,军纪十分好。

配上张凡所授精确打炮之法,信心满满。

来到鄱阳湖边军寨前,那里一万的守军尚未见面就已被朱广洋的水军气势所镇住,加之本来士气就低迷。

朱广洋一声令下开炮,顿时间人仰马翻,死伤无数。

人多打人少的情况下大船甫一靠岸,那守军就丢盔卸甲,大将早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死在哪个角落了。

这个先锋的第一战打的十分漂亮,将湘军的炮军水师名声打了出来。

捷报传到张凡的中军帐中,众将皆是道好。

“不过这毕竟只是伪朝的炮灰部队,很大程度上只是试探一下我们的实力。”这个时候敢泼冷水的可能也就只有张凡的岳父周梦熊了。

张凡也觉得不可过于乐观毕竟人多打人少,且鄱阳属伪朝弃置的地盘,只是从周边抽调散兵游勇和之前九江战役剩下的的老弱病残。

……

宣德朝廷这边,他们也得到了建文皇帝御驾亲征的消息正在朝堂上商议对策。

三杨之一的杨荣随即站了出来,“叛贼倾巢而出,老臣以为可以坚壁清野,死守南京,派人催促云贵和广西官军加速进军速度,以威胁其根基,届时叛军久攻不下,人心动摇再行追击,一举剿灭叛贼。”

杨荣在英国宫败后隐约已经成了众武官之首。

“杨首辅此言差矣,末将以为南面那些官军不堪大用,将希望寄托于渺茫之处不可取。朝廷应加派兵力于长江之上,一举歼灭叛贼水军,然后水陆夹击叛贼首领,届时叛贼可定矣。”

发言的是个年轻将领名叫高振便已是山东水师都督,考得是打杀沿海的倭寇一步一步爬上来的,此次从山东抽调而来正欲建立不世之功。

他不在朝廷为官故而对杨荣没有那么多尊重,他本身是个激进的人长期剿杀倭寇所导致的,因此有话就直接说出来了。

“高将军莫非不知叛逆前几日在鄱阳一战声名大噪,意欲拿我军尸体去试探叛军火力?”

高振刚发完言底下一名文官就反驳了他,武将向来对文官有看不顺眼的地方,毕竟一个提着脖子拿俸禄,一个靠嘴皮子向高振这样激进派更是不可能看得起文官了,在他看来说这种话的就是被吓破了胆子。

随即就辩解道“我大明水师自成祖皇帝起就名扬海外,四夷臣服,纵是贼子炮利,难道我们的船就不坚固吗?宋大人莫要张他人威风,先前鄱阳水军不过是贼人以多打少,壮丁欺负老弱罢了。”

那姓宋的文官听了这话感受到浓浓嘲讽意味有些面子挂不住,不过也没有多言毕竟决定权还在皇帝手中。

高振见状便回到队列玩,陈述完观点顿时觉得洋洋得意。

宣德见状也不为难他,难得朝中还有不怕张凡的,虽然看着有些自大,不过他还是很满意的。

“诸位还有别的良策吗?”

“末将赞同杨大人的观点,待贼寇后退之机给予致命打击。不过末将以为只此还不够,贼寇势大恐不易全部剿灭。末将愿携两千精骑埋伏城外,待贼寇倾巢而动,或狼狈逃窜时,伺机抓捕建文,届时可胁建文攻城,必能直捣黄龙,此外末将还可携精骑及时刺探情报。”

说话的是三杨当中杨溥次子杨昱,这将领也是年纪轻轻,面相英伟,虽然不如高振那样出名,却也颇受父名影响。

宣德觉得他说的很好,抓下建文确实局面就不一样了,当下便答应道“好,我给你五千,务必活捉建文。”

只是这几个人的一番发言让宣德顿时感觉信心满满放佛已经获胜一般,下令处理事后工作了。

“诸位爱卿可还有别的主意。”

“既然这样,杨首辅,由你负责南京一应守城工作,务必坚守不出待贼寇后方动乱。高振你携水师在长江上伺机杀敌,勿要勉强。”

高振虽然想皇帝多给点兵出去拼杀,不过最终没有争取到,因为本来既定方针是水军也呈守势,不过今天皇帝已经允许自己施为了这已是很有机会了。

“是!”众人同道了声便领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