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节(1 / 1)

不合理,太不合理了。

身为妖界之主的横玉,不应当是想让妖界壮大才是吗?

可她所做的事情,怎么反而像是在将妖界推向覆灭?

“你是魔界潜伏在妖界的奸细?”燕妙妙突然挑了挑眉。

除了这样的可能,她想不到别的。

若非魔界在妖界的卧底,又怎么会想要将妖界覆灭?

不过话说到这里,卧底当着当着成了仙、又堕仙成了妖界的头头……不知道该说她是命途多舛还是深藏不露。

“你想错了,”横玉开口,“我只是循天道而为。”

燕妙妙顿了顿。

“你的天道是要将妖族覆灭?”

“不,”横玉淡淡瞧她,“我所循的天道,是超脱天盛而盛、逾越地衰而衰,识天命,法自然。”

燕妙妙眯了眯眼:“……你想问鼎大道?”

在仙侠世界中,“大道”是终极目标。是脱离生老病死、越过天地万物的存在,也是修道中人试图无限接近的目标。

从人界到仙界,是将躯壳外力提升到极致,以术法之功提炼精神之力的过程——寿数千万年计,形体不敝,精神不散。

而从仙界到神界,则是以精神脱离躯壳,将有形化为无形的过程——游走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和于阴阳,积精全神。

从神界到大道,则是以个人的精神意志化为天地万物、且超脱于天地万物的过程——可提携天地,把握阴阳,寿敝万物,无有终时。

“不仅仅是我想问鼎大道,与你所说的‘让妖族覆灭’恰恰相反,我想带领整个妖族超脱生死、问鼎大道。”

“我希望有日妖界能无尊卑高下、无善恶黑白、无贪嗔痴恨,全依天道规律而生、又超然于天道规律之外。”

她缓缓开口。

“我以前,原本以为仙界应当是这样的——直到飞升之后,见到的仙界与人妖甚至是魔界全无异样,仙君仍有欲念、仙界尽是污糟。”

“可我希望能见到一个完全惟规则而生、无情无欲的世界,万物行止皆有定数、皆从于天道,而不是像如今的六界,混沌污浊。”

“既然这世间没有,我便创造一个。”

“等等,”燕妙妙打断她,“你的想法我能理解,你想要追寻大道、创造纯粹,可这同你这些结界又有什么关系?”

横玉没有直接回答她的话,反而道:“你是道修,应当知道‘圣人之治——当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

虚其心,所以安置童子渡,让其中的小妖无知无识、天生天养。

实其腹,所以重建食物链,让更仆山中的妖族回归兽性、同族而食。

弱其志,所以不教授修炼之法,让妖族渐渐归于兽类。

强其骨,所以不规不束,让自然的法则在妖界潜移默化。

燕妙妙琢磨片刻。

所以横玉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

她想要创造一个心目中完美而纯粹的世界,想要带领全族超脱生死天命,想要独立于万物,想要成就大道。

而她同所有人的想法相反。

道修问鼎大道,是从外修到内,是试图以至高的力量锻炼出至纯的精神,以跬步至千里——从污浊俗世中,一步步提炼出纯粹,领悟大道。

如同顽铁炼金,须千锤百炼。

而她想做的,是直接摒弃人性、欲望、创造出纯粹——是老阳成阴,是莫比乌斯环——是以无知无欲,达到全知全能。

如同点石成金,为横空出世。

而更仆山、童子渡、逆转阵法都是实验。

“你以更仆山为天道猎场,使其中妖族断绝修炼的念头,全以本能生存。你想看看妖族完全臣服与兽性之下,能否达到无知无欲——但是你失败了,更仆山中的妖族已经受到过外界的影响,他们虽然被你洗脑,意识中却仍有道德、有怜悯、有所谓人性。”

“于是你设了童子渡,想要瞧瞧以孩童纯粹的天性,在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里,能不能领悟天道——可你却又再次失败,你发现你不教不授、天生天养出来的,是一群慕强的怪物,除了证明人性本恶,你什么都没有得到。”

燕妙妙的思绪越来越清晰。

“所以你在这里,干脆剥夺了妖族的灵智。”

“你开始意识到,只有没有智慧的种族,才能完全遵循天道生存,生死造化全靠自然。”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你觉得都是欲念尽皆来自于智慧——善恶之念、高下之别、有无之分全都来自于智慧。那么只要没有了智慧的族类,才能真正做到无知无欲——而无知无欲,等同于全知全能。”

横玉眼神微动:“你说的不错。”

“你是个疯子,也是个傻子。”燕妙妙冷冷道,“你违逆了天道,你强行剥夺了妖族的灵智——可你忘了,本能也是智慧。”

“兽类为了能获得更多食物,会本能地变强;而草木为了获取更多阳光,会本能地长高——它们无知,却并非无欲。你费尽心机建立的,只是一个惟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为规则的世界,是人界最普通、也最粗糙的世界。”

“你钻进了死胡同。”

横玉沉默半晌。

“……你说得对,我失败了。”

“在建成阵法、将此处妖族的灵智除去之时,我就意识到我失败了。”

她声如槁木:“我在妖界经营百年,却终究败在自己的执念之中。”

说这话的时候,燕妙妙能瞧出她的怅然。

数百年的坚持筹谋,在须臾之间化为乌有,可想而知对她的打击该有多大。

她比所有人想要做的都要高远,却又比所有人更深地陷入了错误之中。

“那既然你早就知道你做这一切都是徒然,又为什么将我弄到结界之中?”燕妙妙忽然意识到这一点,“为什么要让我一个小小的道修目睹你的错误?”

听到这里,横玉冷若冰霜的面容终于有了一丝松动,她抬眼看向燕妙妙。

“你应当知道,我这一世都在追寻天道,想要做到无情无欲、问鼎大道。”

“飞升之前、堕仙之后,从未松动。”

“即便是在这结界之中的筹谋尽数失败,我也未曾怀疑自己,更从未放弃追寻大道的念头。”

“……因为有一人,一直在我前面。”

“他无欲无求、光风霁月——是我所见过的最为接近大道的人。我将他奉为圭臬知己、轨物范世。”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燕妙妙缓缓呼了口气,心中已然浮现了答案。

“疏明真君,温敛。”

“不错,”横玉深深看她,“可我却没想到,你出现之后不过短短数日,却将他建立了数百年的累业之基一夕之间尽数毁掉。”

“他有了心念、有了情动、有了痴缠,却舍了大道。”

“……你可知道,你消失的这段时间,他为了寻你,掀了妖界足足十三城?”

作者有话要说:  文中大道神仙道修的关系理念脱胎于《黄帝内经·素问》中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区别,私设改动如山,仅供参考,文中引用的原文全文如下:

“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

“圣人之治——当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意为:有道的人治理天下的方法,是要净化人民的心灵,满足人民的温饱,减损人民争名夺利的心志,强健人民的体魄。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意为:抛却聪明和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杜绝仁慈,抛弃道义,人民才会回复到孝慈的本性;抛弃伎巧和获利,就不会有盗贼产生。

——原文引用来源于《道德经》。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来源于《诗经·小雅·?车舝》,有改动。

*

关于以无知无欲,达到全知全能。

《易经》之中,有阳极为阴(即老阳为阴)的说法,就是阳到了极致就是阴,我参考了这个理念。

基本可以理解为,当无知到了最为纯粹的程度,就等同于全知。

让我详细解释我也很难说明,苦恼。

*

关于横玉的低级错误。

四个字:当局者迷。她为了自己的理念奉献了数百年,牛角尖钻的死死的。

道家的概念是这样:尊崇智慧是不安的根源。

《道德经》第二章 《功成弗居》中提到,因为人意识到美的存在,所以才有丑的概念;而意识到善的存在,才有恶的概念。有对照才会有分别。

所以实际上,道家是不推崇智慧、不推崇开蒙的,因为有了智慧,就会显出愚蠢、显出“人”这个种族的特别之处、显出万物的不平等。

横玉在童子渡的做法,是“天地不仁,以为万物为刍狗”——任凭小妖们自由生长不加干涉,试图创造出万物平等的状态,但是反而凸显了不平等。

而道家认为的“圣人之治”,应当是“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不推崇贤能,使人民不争名夺位;不以奇珍异宝为贵重之物,使人民不做偷盗的坏事;不炫耀可贪的事物,使人民不产生邪恶、动乱的念头。

所以“智慧”这件事,和道家的理念在某种程度上是违背的。

横玉就是太深入斟酌所谓大道,反而沉迷在其中不可自拔,一旦有了“智慧”是不安的根源这个念头,就往“除掉不安的根源”这个念头去了,而从来没有想过,人界的低级生物的“本能”本身就是“智慧”的一种。

*

这章因为逻辑理念解释太多了,想要仔细地将横玉的想法展现给大家,修改了很多遍,所以更新晚了。

虽然感觉还是难以很清晰表达原本想要表达的意思,但是碍于笔力不足,只能写成这样,我尽力了。

(鞠躬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