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婆婆惊愕道,“老头子,你看到没有,咱们每日疼它养着它,它还是和灵韵最亲。”
众人又笑了一阵。
刚吃完饺子,郭平带着媳妇赵香儿来拜年。
周婆婆忙拿了糕点和糖果给两人吃,苏灵韵看到赵香儿头上戴了一个和她差不多的玉簪子,只是质地差了很多,以为是巧合,也并未在意。
众人互相拜年,道喜,寒暄了几句,郭平带着媳妇离开,继续去其他长辈家拜年。
一出了元家的门,赵香儿脸色立刻垮了下来,将头上簪子拔下来扔给郭平,“我让你买和苏灵韵一样的,今天和人家一对比,简直差了天上地下,真是丢人。”
郭平自然也知道他买的簪子和苏灵韵的不一样,苏灵韵头上戴的簪子是花容银饰店的,要几百两,他哪有那么多钱,只在外边的摊位上花几钱银子买了个差不多的。
“你先戴着,过了年我上山打猎挣了钱再给你买个好的。”郭平哄道。
“就凭你打猎挣的那点银子够什么使?你去元家店铺的事和元瑾说了没有?”赵香儿冷声问道。
“这几天过年大家都忙,等过了这几日我就去说。”郭平忙道。
赵香儿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年也不拜了,快步往家走。
郭平无奈,只好在后面跟上去。
上午,苏灵韵和元瑾去给苏二福、柳大娘家拜年,下午没事了和周婆婆周老伯坐在家里烤火炉聊天,新年第一天很快过去。
初二是出嫁姑娘和姑爷一起回娘家的日子。
苏灵韵昨晚睡的晚了些,又不用着急去城里开铺子,睡到日上三竿还没起。
周婆婆去看了几次,着急道,“这丫头又偷懒,这个时辰了还不起。”
元瑾将厨房的水缸挑满了水,温声笑道,“不用去城里,便让她多睡一会儿。”
周婆婆听了心里高兴,却板着脸道,“都是你惯的她没规矩。”
“在自己家不需要那么多规矩,她怎么自在就怎么做。”元瑾语气宠溺。
周婆婆笑了笑,突然又道,“不行,今天本应该你和灵韵一起回娘家,这个时候必须要起床了,我去叫她。”
“还是我去吧!”元瑾放下水桶,将袖子卷下来,抬步往卧房里走。
火炉烧着,屋子里烧的暖热,苏灵韵抱着被子睡的正熟。
元瑾坐在床边,微微倾斜着身体,目光幽幽的看着她,半晌,才捏了捏她脸蛋,笑道,“睡觉都在笑,做了什么好梦?”
苏灵韵缓缓睁开眼睛,眼神迷糊带着初醒的惺忪,“相公?”
“问你呢,做了什么好梦?”元瑾声音轻柔。
“嗯?”苏灵韵皱了皱眉,眼珠一转,噗嗤笑道,“我梦到我们又放了要烟花,烟花落下来变成了一只只烧鸡,怎么吃也吃不完。”
元瑾无语的摇头,“你这好吃的毛病简直越来越严重。”
苏灵韵靠过啦,偎在元瑾身上,模样慵懒,“什么时辰了?”
“过了辰时了!”
苏灵韵顿时瞪大了眼,转头看了 看外面已经升起的太阳,“我睡到这么晚!”
“今天是回娘家的日子,外婆问我们什么时候回去?”元瑾问道。
苏灵韵皱眉,“要回苏家?”
“嗯!”元瑾点头。
“我不回去!”苏灵韵摇头,“我和苏家人早已没了任何关系,苏老大家也不是我的娘家。若是亲人,二叔和婶娘是我的亲人还差不多。对了、”
她眼睛一亮,笑道,“今天苏晓姐也要回来,不如我们去婶娘家,也算是回娘家了。”
元瑾自是全依着她,“好,那先起床吃点东西,等下我们去婶娘家走亲。”
要见到苏晓,苏灵韵来了精神,立刻起床穿衣服、洗漱。
周婆婆熬了米粥,做了苏灵韵爱吃的蒸饺,还在炉子上热着,见她起床了,忙盛好了端到桌子上。
“外婆,我自己会做,你不用每日伺候我。”苏灵韵觉得这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实在不好意思。
“外婆喜欢照顾你,喜欢看你吃东西,你要不让外婆做,外婆还不高兴呢!”周婆婆抱着团子坐在一旁笑道,“再说这点小事累不着。”
苏灵韵心里甜丝丝的,摸了一下团子的头,“这家伙过了一个年又胖了!”
吃完了饭,元瑾已经准备好去苏二福家的拜年礼,水酒茶点,一应俱全。
准备收拾了一番,两人一起去苏二家。
村子里到处都是串门走亲的人,看到元瑾和苏灵韵脸上都带着几分恭维,纷纷打招呼。
苏灵韵一一浅笑回应。
不管是民风如何淳朴的地方,嫌贫爱富是天性,你若穷困潦倒,连亲人都不会上门,你若富贵显赫,即便是不相干的人看到也会上前打声招呼。
苏家都住在村东,一路走过去,迎面正好有马车驶过来。
马车停在苏老大家门前,苏文卉和魏林阳下车,和苏灵韵元瑾两人正好走了对脸。
魏林阳空着手,苏文卉也只拿了一盒糕点,看到苏灵韵和元瑾手里准备的拜年礼,苏文卉脸上闪过一丝难堪,上前笑道,“长姐也回来了!”
苏灵韵突然有些佩服苏文卉,两人本就不亲近,之前因为苏晓的事苏灵韵还上魏家揍了苏文卉一顿,若是换做旁人定然记仇,见面如仇人一样眼红。可苏文卉却像个没事的人一样,仍旧维持着姐妹表情的亲热,实在是常人难以做到的。
“不,苏家早已和我没有任何关系了。”苏灵韵淡笑了一声,脚步一转往苏二福家去了。
苏文卉脸色沉了沉,冷哼一声,进了自家门。
一进门,李氏迎出来,满脸堆笑,“林阳,文卉,路上辛苦了,冷不冷?”
苏文卉将手里的糕点递上去,“不冷,爹呢?”
李氏见苏文卉回娘家拜年只带了这么一点东西,心里不快,当着魏林阳也不好发作,只道,“在屋里呢!”
魏林阳跟着来了,苏老大不敢拂了魏家人的面子,忙出门将两人迎进去,又亲自泡了茶来。
众人在堂屋坐下,说了还没两句话,就听东屋里传来孩子的哭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