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火烧乌堡(1 / 1)

城外旌旗飘扬,衣甲鲜明,黑压压一大片的赵军正严阵以待,安静地等待攻城的命令,一万名浑身上下散发着浓浓战意的赵兵脸上表露出一股肃杀的气息,直教那些胆小的人吓得屁滚尿流、心惊胆寒,即便是训练有素的乌家战士,见到如此军容,也不敢托大,每个人脸上变得更加凝重,一些人禁不住地握紧了手中的武器,聚精会神地盯着城墙下面的赵军。

在城墙上,李少阳和乌卓、尉僚三人远望着赵军,中军也有人同样在观察,其中一人挥鞭直着城墙上的乌家战士,不知在说什么;三通鼓过后,原本待在中军指挥的领兵大将忽然亲自催马来到阵前,指名要李少阳亲自下来对话。

李少阳见那名大将气焰张狂,威风凛凛的样子,心中大奇,忙问乌卓,“此乃何人?”

乌卓略微思索了一会,答道:“他叫沈乙,在城卫军里担任偏将一职,但此人除了会阿谀奉承上司之外,并无任何长处,简直是酒囊饭袋之辈,据说他与郭开关系密切,想必他这次领军前来,郭开一定在背后出了不少力。”

李少阳闻言后,半开玩笑地说道:“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看来我们还真是被人小看了,居然派这么一个废物。”

乌卓问道:“少阳,不如让我下去宰了这家伙,也好振奋一下我们这边的士气。”原本乌卓一直称李少阳为‘李爷’,听得李少阳感到不舒服,于是经过李少阳一番劝说后,乌卓这才改口叫李少阳的名字。

“不,杀鸡焉用牛刀,还是让我去。”尉僚暗思自己来了乌家也有些时日,并未立过半点寸功,如今正好有一份功劳摆在面前,于是,他也急忙站出来请求。

李少阳摇手说道:“不必这么麻烦了,如此小人物杀了也只会玷污我们的剑,还是看我的。”

话音刚落,李少阳从旁边一名乌家战士手中夺过一条长枪,瞄准下面的沈乙,猛力一掷,长枪快若闪电般地划出优美的弧形飞向沈乙。

眼看长枪越来越接近自己,内心萌生出一种对死亡的恐惧,可是当沈乙准备想躲避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身体不受控制,僵硬的身体还是直直地骑在马上。

就在死亡快要降临在他身上的时候,惊慌失措的沈乙忽然闭上了眼睛。

但意想不到的是,沈乙没有感到预想当中的那种痛楚,身上也没有任何不适的地方,当他睁开眼睛的时候,却发现那条长枪正稳稳地插在左边仅离他坐骑不到三步之遥的地方。

没有死的沈乙做出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忽然间大声尖叫,猛拉马缰绳,受惊的坐骑将他掀翻在地。

世上哪有这么蠢的人,没有被长枪刺倒在地,居然是自己把自己惊吓倒在地上。

城墙上面的乌家战士爆发出响亮的笑声,讥笑这个胆小鬼,而赵军那边却个个脸上无光,士气严重受挫。

“赵军准备攻城了,蒲布、刘巢,你们二人带领弓箭负责阻击赵军,务必阻止赵军越过护城河。”

“是。”蒲布、刘巢二人领命下去。

这时,赵军这边响起了出战的鼓声,在震耳欲聋的鼓声催促下,赵军的攻城部队架着云梯开始冲向乌家堡。

“预备,发射!”

这时,密密麻麻的箭雨从城墙上落下,满天箭雨正在劈头盖脑地落在赵军头上,不少赵兵纷纷中箭落水身亡,但训练有素的赵军不慌不忙地举起方盾,很快地渡过了护城河,虽然不时有利箭穿透盾牌,射杀不少赵军,但赵兵还是顶着箭雨,丝毫没有因为乌家战士的箭雨而自乱阵脚。

当赵军来到城脚之后,前一排持盾的赵军蹲下,利用手中的盾牌阻挡箭雨,身后的赵军弓箭队也赶了过来,在方盾的保护下,赵军开始张弓搭箭对城头上的乌家战士就是一拨又一拨的齐射,箭支唿哨着纷纷射向乌家战士,站在城墙上面的乌家战士蒙头受到赵军的猛烈还击,一时死伤数百人,还有不少人中箭之后翻滚着掉落城墙。

李少阳见赵军的攻势越来越猛烈,快把乌家战士给压制住,眼看赵军的云梯快要渡过护城河,李少阳连忙把尉僚叫来。

李少阳说道:“尉兄,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请你带一队弓箭手专门射杀赵军的军官,迫使赵军的指挥混乱,减缓蒲布、刘巢他们的压力。”

“好,我这就去办。”

在城墙下面那些密密麻麻的人群里,尉僚的人几乎成了赵军军官的噩梦,几乎每一名军官都有三至四支箭招呼在他们身上,那些赵军军官更是害怕得不敢站出来吆喝手下,生怕暴露自己的身份。

在漫骂乌家人卑鄙的同时,赵军攻城部队出现了指挥混乱和影响军令无法有效传达的结果,失去指挥的赵军进攻的势头一下减弱了不少。

“少阳,有一队五百人左右的赵军正偷偷地想从密道混进乌家堡,现在乌家护卫已经跟来犯的赵军撕杀,伤亡惨重,用不了多长时间,赵军会突破杀进乌家大院。”接到密报的乌卓慌忙地跑过来说道。

“乌大哥,你不是已经多加派人手在那里吗?”

“听来人说他们发现了赵墨行馆的人混在赵军队伍里。”

“什么?”李少阳大感不妙,如果情况真如乌卓所说的一样,那严平也一定在里面,以严平的身手,那些乌家护卫人数再多,也只是白白去送死。

李少阳连忙抽调出一队乌家战士,准备和乌卓一起增援密道那里的人。

乌卓却迟疑地打住脚步,吞吐地说道:“少阳,这里不能没有你去指挥,还是让我自己带人去吧。”

“这里已经不需要我了,有尉兄在,即便赵军再多几万人,也无法从尉兄手上占到任何的便宜。”

听到李少阳如此推崇自己,正在代替李少阳指挥的尉僚向他投来感激的目光,并向李少阳和乌卓做出保证,只要有他在一天,赵军就永远别想爬上城墙。

……

等李少阳和乌卓赶到密道入口时,那里已经杀得是天昏地暗,尸横遍野,尤其是那些麻衣赤脚的赵墨弟子,如狼似虎地凭借精湛的剑术杀得乌家的人纷纷抱头鼠窜,反观那些赵兵非常有默契地相互配合,与那些喜欢个人表演的赵墨弟子是截然不同。

李少阳和乌卓见形势逼人,拔出兵器加入战斗。

乌桌使的是镰,舞得犹如两条蛟龙在人海中上下翻滚,虎虎生威,带动起阵阵的疾风;而李少阳凭借墨子木剑的重量,一剑下去便是剑毁人亡,皮裂骨碎,两人更是如入无人之境在赵军中出入自如,不知夺去了多少人的性命,身后跟来的乌家战士如同饿虎扑入羊群一般个个都杀红了眼,杀得赵军是胆战心惊,最后不得不夺路而逃。

当最后一名赵军在密道里消失后,尉僚那边的战斗也已经接近尾声。

第一天结束下来,赵军便损失了数千人,日落黄昏下,战场到处都可以听到乌鸦令人厌烦的叫声。

当天晚上,沈乙因指挥不力,被赵王下令赐死,恼羞成怒的赵王更是对其他将领下达了死命令,一定要攻下乌家堡,把所有谋反之人的首级送到他面前。

在乌家大厅里,乌氏和乌应元父子却高兴庆祝今天能够旗开得胜,当然少不了李少阳、乌卓和尉僚这三位功臣。

几杯酒下去以后,乌应元放下酒杯,这时宴席上变得一片寂静,每个人都望着乌应元,不知他准备想说什么。

“今天赵军暂时撤退,明天又将是另一场恶战,依我看来,是离开乌家堡的时候,吕不韦派人通知,他们的人已经安排好准备接应我们,我们今晚就离开乌家堡。”

乌应元的话一出,除了李少阳三人和乌氏外,其余的人都哗然,乌氏和乌卓是事先知道,而李少阳和尉僚心中原本就有这个想法,所以也不感到奇怪。

“爹,时间是不是太过仓促了,我们都还没有准备好。”乌廷威担忧地问道,他的话正好代表了其他乌家人的想法,如果现在走,他们许多财物都来不及带走,他们都十分心疼这些身外之物。

“不用再多说了,我意已决,你们现在就走,乌卓,由你带人负责他们的安全。”此时的乌应元摆出乌家家主的威风,正发号家主的命令。

见到乌应元如此决断和乌氏的默认,许多乌家人也只好听从乌应元的吩咐,在乌卓的引领下,走进当初乌应元秘密回到乌家堡的通道里。

乌家亲族和家眷是第一批离开,李少阳所有女人也在第一批队伍当中,接着是一些乌家旁支和亲属,最后才是奴仆和物资。

等事情一切安排妥当后,在乌应元离开前,他找了李少阳和尉僚二人。

“少阳,如今就看你了。”乌应元语重心长地拍了一下李少阳的肩膀说道。

“请岳父放心,我们一定会牵制住赵军,不让赵军发现乌家堡内的情况,我们到时在咸阳再见。”

最后一批物资运走之后,整个乌家堡变得死气沉沉,静得令人感到一阵莫明的胆寒,留下来的乌家战士只剩下不到一千余人,对于城外三万余众的赵军来说,这点人马显得非常的渺小,更不用说要将赵军拖住几天。

两天来,乌家战士在尉僚的带领下,令赵军始终无法靠近城墙一步;而李少阳却负责对付企图想通过密道偷袭乌家堡的赵军,李少阳没有用巨石封住密道入口,反而利用烟熏火烤等方式,不停地对赵军用计,使得密道成为一台烘烤的绞肉机,不少赵兵葬送在密道里,这条死亡的密道令赵兵开始感到了恐惧,不敢再钻进去。

到了第三天,也是到了约定的那一天,李少阳和尉僚猜测乌家的人应该已经走远后决定带领剩下的六百多人逃亡。

但李少阳觉得不应该这么轻易就让乌家堡送给赵王,应该再送一份大礼给赵王。

天一亮,赵军的冲车非常轻易地撞开了城门,一万多赵兵蜂拥而上涌进乌家堡,很快占领了乌家堡所有的要道,但这时,赵兵发现乌家堡内空无一人,里里外外都找遍了,就是不见半点人影。

忽闻乌家堡屯放粮草的仓库冒起了滚滚浓烟,火焰窜闪,火光四射,大火迅速蔓延到各处。

原来昨天夜里,李少阳已经命人将干柴火油等易燃之物放在房屋各处,还命人将堡内周围的水源口堵死,使得赵军即使有心想扑灭大火,也无能为力,望火兴叹。

而李少阳和尉僚等人早在赵军攻城门的时候便从昨天乌家人离开的密道逃走。

正在外面的赵王见乌家堡起火后暴跳如雷,慌忙令里面的赵军退回来。

如今整个乌家堡全部陷在一片汪洋的火海里,四面八方尽皆是火,而且火势一发不可收拾,刚刚冲进乌家堡内的赵兵惊慌失措,乱成一团,当他们听到撤退的命令后一时相互拥挤,争先逃命,人马自相践踏,一时死伤不计其数。

最后赵王和一干大臣呆呆地站在乌家堡城外,望着大火燃足了十天,剩下一片焦炭残余,片瓦不留的灾场。

是役赵军死伤过万,尤其是最后那一场大火,伤亡人数就达到六成,而郭、乌家也是损失不小,内奸的出卖使得两家撤离到秦国的家业只有六成不到。

这也总算让赵王和郭开挽回了一些面子。

当李少阳和尉僚一行人踏上秦国边境的时候,邯郸那边传来了一个消息,当初背叛两家的郭求、郭廷两兄弟和乌应恩等人皆被郭开陷害、处死,这场赵国动乱最大赢家便是郭开这个小人,不仅得到了赵王的重用,任命为少君的太傅,而且还得到了郭、乌两家的财力。

听闻这个消息后,乌家的人倒是没有感到什么意外,反而幸灾乐祸,认为乌应恩他们是死有余辜,但郭纵却不这么想,虽然被亲生儿子背叛,但骨肉之情还在,如今唯一的两个儿子一夜之间都没了,令他悲伤不已,最后还一病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