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节(1 / 1)

策行三国 庄不周 5227 字 21天前

田畴赞同的点了点头,他不完全同意太史慈的意见,但他觉得太史慈最后这一句说得没错。身为边将,能将士卒的性命看得这么重要,非常难得。

太史慈轻轻的叩了叩案几,又说道:“既然说到钱,正好有几句话要说。乌延已经在这里,楼班、苏仆延想必也在路上,到时候谈判,我想请子泰兄主持。钱粮的事可以商量,但有一条必须坚持。”

田畴躬身道:“请都督示下。”

“我们拿出的每一枚五铢钱、每一粒粮、每一匹布都是百姓的血汗,不能用来养肥那些乌桓贵人,所以这些钱不会直接给他们,而是要发放到普通百姓手中。这些钱粮布匹也不是白拿的,他们必须要承担相当的赋役。”

田畴一点就透,立刻问道:“都督是说,把乌桓人变成编户,像汉人一样征发赋税徭役?”

“没错。”太史慈的声音不高,却非常坚决。“既然要成为我大汉的子民,这是第一步。”

田畴笑了,笑得有些苦涩。“都督,恕我直言,这恐怕行不通。汉胡殊异,用管理汉人的办法来管理胡人,这绝非易事,甚至有可能弄巧成拙,引来后患无穷。”

“我知道这绝非易事,但不能因为不易就不做。”太史慈微微一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化胡为华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可以慢一点,稳一点,但不能不做。往前再推千年,秦开拓疆之前,大半个幽州都是蛮夷,如今也不归王化了?事在人为。”

田畴一时语塞,瞪着太史慈半晌没说话,然后气极而笑。“都督,你也知道那是千年之前的事?人生百年,你却想做千年的事,是不是有些异想天开?”

“做为普通人,这么想的确有些异想天方。可是作为镇守一方的将领,我必须想得远一些。不瞒你说,这不仅仅是我的决定,也是吴侯的决定。你见到他时,不妨与他探讨一番。总之,之前的和抚方案已经证明不可取,不可能再实施了,朝廷每年拿出几亿钱换取苟安这种事到今天为止,以后绝不会再做。”

田畴急了。“都督,我理解你的心情,但这么做实在……”他想了想,一声长叹。“恕我愚钝,不能理解,也无法赞同。”他将手里的战记还给太史慈,又将那一撂公文送到太史慈面前,拱拱手。“道不同,不相为谋,东部鲜卑四部已定,三郡乌桓也臣服在即,畴多留无益,敢向都督请辞,归家读书。”

太史慈皱了皱眉,瞅瞅田畴。“子泰兄读什么书?”

田畴语塞,心道我读什么书与你有什么关系?这本来就是一句托词,你不会听不出来吧?

太史慈接着说道:“如果子泰兄的志向就是读书自娱,我无话可说,君子不强人所难,我只能礼送子泰兄归去。若子泰兄不弃,我愿隔三岔五,携酒与子泰兄同游,不及其余。若子泰兄放下不苍生,还想为幽州百姓做点事,那我觉得子泰兄这么做未免冲动。你真觉得你读的那些书里有治国之术?”

田畴忍不住笑了。“听都督的意思,圣人所言亦不及吴侯高明?”

太史慈也笑了,反问道:“敢问子泰兄,你去长安时可曾见过故太尉杨彪杨文先?”

提及杨彪,田畴冷静了些。杨彪是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之后,历任三公,同了名的能臣。如果说幽州这些年名望最高的大臣是卢植,那杨彪就是比卢植还有盛名的大臣。可是他听太史慈提及过,杨彪现在在吴县太湖著书,准备研究官制演变,据说是孙策的倡议。

杨彪是何等样人?孙策所言如果一点道理也没有,杨彪怎么可能听他的,抛弃危在旦夕的朝廷不顾,躲在太湖著书?孙策这个化胡之说很可能就与杨彪商量过,而且得到了杨彪的赞同。自己不理解也许并不是这个方案异想天开,而是书读得不够多,眼界不够开阔,理政经验不够丰富。哪怕最后实在无法理解孙策的做法,至少应该见识一下再说,现在就拒绝太史慈的邀请未免太草率了。

见田畴犹豫了,太史慈又道:“子泰兄觉得我是荒悖之人吗?”

田畴摇摇头。“都督用兵如神,谋则必中。你若荒悖,我岂不是顽愚木石。只是……”田畴一声轻叹,不知道如何再说。他和太史慈相处这么久,对太史慈佩服之至,可是听到太史慈要将乌桓人变成编户的做法,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太史慈离席而起,来到田畴面前,将那一摞公文放在田畴的手中,拍了拍他的手臂。“子泰兄,我答应过你,绝不勉强你为官,但是我真心希望你不要错过这次机会。幽州不缺猛士,但是像你这样的智者实在太少了。既然安抚之策实行了百年也未见效,为什么不试试新方法?我希望你能够暂时放下成见,勇敢地尝试一下。”

田畴为太史慈的诚意所感动,点了点头。“就依都督。”他举起手中的公文,嘴角微挑。“这是我统计好的战利品,你先想想怎么分配吧。鲜卑人太穷了,除了战马之外,几乎没什么值钱的东西,牛羊虽然不少,也不够将士们过冬。当务之急,都督要先调集一些粮食,否则不出一个月,我们就要断粮了,不知道要冻死多少人。”

太史慈接过公文,迅速看了一遍,沉吟片刻。“既然如此,那与乌桓人谈判的事就不用你负责了,你立刻赶去沓氏,面见吴侯。这么大的缺口绝不是幽州自身能解决的,只有吴侯才能解决。”

“是啊,这数字这么大,我担心吴侯会不会觉得为难。”

太史慈笑了笑,回到案后,拿起笔,在田畴拟好的公文后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又递给田畴。“子泰兄,早一天见到吴侯,早一天解决钱粮问题。你现在就出发,海边有船,他们会载你去见吴侯的。”

见太史慈说得自信,田畴也有了信心,将手里的公事交待了一下,随即起程,赶往海边。

第1820章 真丈夫

田畴离开白狼山,翻山越岭,花了四天时间才来到海边。按照太史慈的提示,在封大水入海的地方遇到了几个渔民打扮的斥候。得知田畴奉太史慈之命而来,要去沓氏见孙策,他们用小船将田畴送到附近的一个岛上。

岛上开满野菊,空气中都弥漫着花香。田畴一时喜悦,忘了旅途劳顿,大有终老于此,再也不问俗事的冲动。不过他很快就放弃了这个想法。转过山头,空气中的花香淡了些,浓烈的腥味却扑鼻而来,让人无法呼吸。田畴不得不掏出手帕,掩住口鼻,还是无济于事。

引路的斥候见了,递过来两粒黑豆,让田畴塞在鼻孔里。黑豆上不知抹了些什么,有些淡淡的香气,将冲鼻的腥味冲淡了不少,总算能正常呼吸了。

跟着斥候走了没多远,田畴眼前忽然出现一大片向阳坡地,坡地上立着很多柱子,柱子间牵着绳索,绳索上挂满了鱼干,密密麻麻,一眼看不到头。田畴一眼就认了出来,这就是太史慈充作行军干粮的鱼干。

“太史都督需要的鱼干都是这里制作的?”

斥候笑道:“这只是一部分,这个岛太小,晒不了太多,只是靠着封大水口,图个方便罢了。像这样的岛还有十几个,晒得更多。”

田畴忽然明白了,忍不住哑然失笑。他所担心的过冬粮食对太史慈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太史慈催他去沓氏见孙策是担心他一走了之,错失了机会。看来太史慈对孙策很有信心,相信孙策能够说服他。

田畴想起第一次和孙策见面的经过,暗自摇头。孙策也许志向远大,但他毕竟太年轻了,这一路又走得过于顺利,未免急于求成,居然想将乌桓人与汉人一样当作编户。化胡为夏是大志向,但胡人有胡人的风俗,不能一概而论,否则就算是好心也会办坏事。

可是如何才能劝服他?圣人之言怕是没什么效果,孙策不好读书,对儒生也没什么好印象,引经据典起不到任何作用,只会让他以为自己是个腐儒。作为读书人,他同样讨厌只能坐而论道的腐儒,圣人之言是经世大道,当身体践行,岂是闲聊的空言大话或者谋官求禄的敲门砖?

田畴很是苦恼,觉得肩头沉甸甸的。

斥候将田畴引到一个院子里,见到了负责引岛的都伯。都伯验看了相关的公文后,派了一艘船送田畴去沓氏。船不算很大,却有三个帆,由七名水手操作,乘风而行,快如奔马。田畴也算是经常坐船入海的人,却是第一次看到船速如此之快。尤其是当船驶离海岸,四周全是一望无际、浪花重叠的海水,远处的地平线几乎消失不见时,他感受到了莫名的恐慌。

有生以来,他从来离陆地如此之远。

北风正劲,船走得很快。第二天早上,当田畴睁开迷糊的眼睛时,船已经进了海湾。眼前又是另一副景象,到处是船,而且是楼船,一眼看去至少有十余艘。田畴很容易就找到了孙策的座舰,即使身处楼船之中,那艘巨大的楼船也是一个显赫的存在,就像一座海上浮城,在高达十余丈的桅杆顶端飘扬着一面绣有浴火凤凰的巨大战旗,隔着几百步都能看到。

看到这面战旗,田畴忽然笑了。孙策务实,不相信什么五德始终,也不相信什么微言大义,还是就是论事比较好。

小船通过几道关卡,在孙策的座舰下停住,有人大声询问田畴的姓名,田畴报上名字,上面放下木梯,田畴上了船,刚刚站定,便看到飞庐上有人向他挥手致意。

“田子泰,别来无恙?”

田畴定睛一看,也忍不住笑了,躬身行礼。“承蒙君侯挂念,畴安好。”

孙策连连招手,热情地招呼道:“上来,上来说话。”

田畴拾级而上。孙策站在楼梯口等他,见他脚步飘浮,扶栏而行,笑道:“怎么,这一夜没休息好?”

田畴有些不好意思的应了一声,随即又惊讶不已。他是昨天早晨上船的,因为船走得特别快,这才一天时间就赶到了。如果稍微慢一些,他很可能在船上过两夜。

“君侯怎么知道我在船上只待了一夜?”

“风好啊。”孙策伸手指指天。“这风刮了一天了,以这样的风力,坐这样的快船,从菊花岛到这里也就是一天时间。如果不是担心你受不了,说不定还能更快一些,半夜就到了。”

田畴想起那几个水手看他时同情的眼神,有些尴尬。

孙策一边说笑一边将田畴引入舱中,分宾主落座。朱然准备了水,请田畴洗漱,又奉上茶和点心,田畴用热毛巾擦了脸,又喝了两口热茶,精神一振,这才觉得又活了过来。他欣然入座,感受到了说不出的安稳,脸上露出几分笑意。

孙策含笑看着田畴。虽然只是第二次见面,他却对田畴并不陌生。太史慈每隔几天就有消息来,多次提到田畴,知道田畴迟早会出现在他面前,只是没想到会是这种方式。眼前的田畴在海上漂了一天一夜,精神疲惫,还有些说不出的惶恐,看起来格外脆弱。

田畴稍微吃了一些点心,垫了垫饥,随即奉上太史慈托他带来的公文。孙策接过,放在案上,手按在木盒上,手指轻拍,却没有打开看。

“子泰到此,想必子义已经大获全胜,具体经过稍后再说,子泰不妨先说要紧事。”

田畴盯着孙策看了两眼。孙策面带微笑,眼神清澈,自有一股看透人心的睿智,甚至还有一些戏谑,却不让人觉得过于锐利。从在岛上看到鱼干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了太史慈的用意,却没想到孙策与太史慈如此默契,连公文都没看一眼,就知道他赶来有其他的事要谈。

君臣相知若此,何敌不克?

田畴收敛心神,躬身再拜。“畴不远千里,翻山越海,是有一事要向君侯请教。”

“子泰言重了。请教不敢当,你我各抒己见,互相切磋吧。”孙策笑眯眯地说道:“子泰文武兼备,又熟谙幽州风土人物,心怀大仁,这么急着赶来,想必是为了子义的化胡策吧?”

田畴微怔,有些诧异地看了孙策一眼。孙策名策,礼仪忌讳当面直呼其名,一般都会用别的字代表,尤其是孙策已经贵为吴侯,又有问鼎天下的意思,臣子避讳已经成为一个毋庸言明的默契,太史慈即使是在背后提及也不会直言“化胡策”,而是用“化胡之计”、“化胡之论”代替。孙策却直言“化胡策”,这让他不太好接。孙策可以说,他不能说,否则便有冒犯之意。

“君侯所言正是,我与子义就化胡之计有些分歧。”

“说来听听。”

田畴定定神,将自己和太史慈争论的经过一一说来。他说得很直白,没有引用一句经典,就事论事,将他反对太史慈的理由解释得清清楚楚,还做了一些拓展。这一路上,他虽然身上海上,心神不安,却还是做了一些准备,此刻侃侃而谈,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君侯是江东人,江东古称吴越,是楚国故地,再往前,又是百越聚居之地。君侯可能会觉得既然百越之人能为华夏之民,则塞北之胡亦可。然则大错特错。何也?江东虽与中原殊俗,却皆以农耕为主,安土重迁,一旦力不能敌,则不得不俯首称臣,舍此无以安身立命。塞北之胡则不然,他们逐水草而居,没有固定的家乡,利则蜂聚而进,横行燕山之南,深入河朔。不利则四散而走,退居漠北。纵使千里尽失,于他无所失,于我无所得,不过徒伤士卒性命,空耗钱粮而已。战不数年,胡人纵有小伤,而我已经国力空虚,不能再战矣。汉武之时,卫霍横行漠北,大小数十战,漠北一时为空,匈奴人也因此虚弱,可是北疆却未能因此而安。君侯欲建千秋功业,然则以此观之,有何功业可言?”

田畴停下来,喝了一口水,让孙策有个思考的时间。

孙策眉梢轻扬,打量着田畴,兴趣更浓。田畴是读书人,但他刚才这番话可没有一点读书人的酸腐气,完全是就事论事,颇有见识。尤其是他对南北不同地理环境的对比,更能凸显化塞北之胡的难处,颇有说服力。以他的经历而言,这是难能可贵的卓见,不亚于很多久历政事的官员。

这是一个非常务实的读书人,不仅能坐而论道,还能起而行之。更难得的是他对富贵没什么兴趣,凡事趋义而行,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说的就是他这种人。对这样的人,可以以理服之,不能以力服之。只有真正说服他,才能让他为己所用。

太史慈安排他来,自然是对他寄予厚望。

“子泰,你说的很有道理,塞北之胡与江南之越的确不同,不可一概而论,不能东施效颦,但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塞北之胡虽然难化,却不得不化。”

第1821章 千秋功业

田畴直视孙策,心中惊讶不已,又抑制不住兴奋。他并不反对太史慈化胡为汉的想法,如果能汉胡一家,北疆将迎来真正的和平。他反对的是太史慈将乌桓、鲜卑纳为编户的做法,这根本不可能实现,只会激化矛盾,引来更大的灾难,所以极力劝阻。

可是孙策听他解说时很平静,又说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显然早就思考过这些问题,而且有解决之道。他有些相信太史慈所说,孙策有着与他年轻不相衬的沉稳,更有着常人不及的眼界。

“愿闻其详。”田畴拱拱手,不卑不亢。

孙策暗自点头。“诚如你所言,江东与塞北不可等同视之。江东虽曾是蛮夷,却与中原相似,皆以农耕为主。弱时难以逃脱,强盛时也很有所作为,对中原的威胁有限。楚国虽曾一度问鼎中原,却无法长久,终究还是得中原者得天下。通常而言,江南虽无大富之家,却也温饱有余,也不会有入侵中原的必要。”

孙策停了一下,手指轻叩案几。“可是塞北之胡则不然。塞北苦寒,土地贫瘠,只能逐水草而居。纵有牛羊千群,一旦遭遇暴风雪,就可能是灭顶之灾。对他们来说,中原是难以抵挡的诱惑,一有机会,他们就会策马南下。子泰,你对此应该有切身体会吧?”

田畴微微颌首,品味着孙策的话,既感到钦佩,又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只是一时说不出来。“君侯所言甚是,这几十年来幽州深受其害,尤其是鲜卑,几乎年年入塞。”

“幽州受到侵扰还只是边境,并州的情况更严重,匈奴人的马蹄已经深入河东,随时可能进入洛阳。”

田畴一声长叹。他奉刘虞之命去长安上计时经过河东,知道孙策说的情况并非虚构。“塞北之胡的确比江东之越危害更大,可是正因为如此,才不能操之过急,武力征服虽可奏一时之效,却消耗极大,极易动摇国本。幽州这些年虽然不断受到袭扰,比起凉州的羌乱来总要好得多。卫霍当年横行漠北,未能尽灭匈奴,反让户口耗减,光武以柔道治国,不发一卒征伐,匈奴守边,由此可见,抚比征更合适。”

“子泰此言,我不敢苟同。”孙策摇了摇头。“若无卫霍横行漠北,匈奴焉能分崩离析?檀石槐在弹汗山立王庭时,朝廷以和亲拢络,却被檀石槐所拒,柔道何尝有用?”

田畴语塞。

“子泰,我并提倡征伐,穷兵黩武固然绝非治国之道,但主动放弃武力,一味仁义,也绝非上策。光武以柔道治国,募乌桓、匈奴为兵,看似一时得计,其实后患无穷。一国之安全岂能操于异族之手?面对强贼,不思强身自保,却以钱财赂贼,以贼守门户,此乃开门揖盗也,智者不取。”

“可是征伐消耗更大。君侯虽有中原之富,数战便欠债十余亿。太史都督出征不到一月,消耗的军需已然逾亿,太史都督乃不世名将,又有君侯全力支持,方能速胜,若是换一个人,迁延数月,甚至不能取胜,又不知当消耗多少。利害相较,一目了然。”

“我以为不然。”孙策抬起手,不假思索的打断了田畴。“比起征战消耗的数亿钱粮,文恬武嬉的后果更加危险。这次子义出征,速胜鲜卑,的确有些侥幸,换一个人也许不能这么快,但取胜没有问题。这一点,我很自信。”

田畴看着孙策,无言以对。孙策这句话说得极有自信,但他却很清楚,孙策有自信的本钱。他本人就不比太史慈弱,麾下能征善战的将领还有不少,也许没有太史慈那么优秀,击败鲜卑人却不是什么大问题,不过多花些时间罢了。

“君侯麾下猛将如云,击败鲜卑人自是不难,可是若不能妥善安置,再逼反了他们,降而复叛,岂不是适得其反?这次之所以能速胜,固然是君侯运筹帷幄,太史都督能征善战,也与鲜卑人轻敌有关。若非他们骄狂,自投险地,而是引兵遁去,只怕是战祸绵延,幽州不能安矣。乌桓、鲜卑自有习俗,强迫为编户不如依其旧俗。”

“不急。”孙策摇摇手,笑道:“塞北之胡不得不化的原因还没说清楚,讨论如何化胡为时过早。我很快要回中原,下次见面不知道是几年之后,既然子泰来了,我们就慢慢说,把这件事说清楚,为百年之计定个基调,开个好头。”

田畴心里一动,领会到孙策的意思。孙策和太史慈一样,对他寄以厚望。他虽然对做官不感兴趣,却不拒绝为这样的百年大业出一份力,否则他也不会千里迢迢的赶来了。既然孙策愿说,他自然愿听。

“是我鲁莽了,请君侯恕罪。”

“乌桓、鲜卑以外,子泰对幽州以北的事了解多少?”

“君侯指的是……”

“比如夫余,比如丁零。”

田畴有些惭愧。“我对夫余、丁零了解有限,其实就连鲜卑,我也不甚清楚。鲜卑人横跨草原,东西万里,部落逾百,即以东部鲜卑而言亦有二十余落,我们真正了解的也不过是百战、野猪等几个主要的部落,那些中小部落的情况并不熟悉,遑论夫余、丁零。”

“是这样啊。”孙策抬起手,用尾指挠了挠鬓角,沉吟了片刻。田畴看得清晰,更加不安。过了片刻,孙策又笑道:“那我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吧。根据我们收集到的信息,幽州以北不仅仅有鲜卑人,还有夫余人、丁零人,其他种族不下十余种。夫余在玄菟之北,有八万户。”

“这么多人?”田畴吃了一惊。八万户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幽州户口最多的郡——涿郡也就这么多人,其他郡的户口都不足八万。这说明夫余实力不弱,一旦南下,又是一个麻烦。幽州的灾难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最开始有东胡,东胡衰落了有匈奴,匈奴人衰落了有鲜卑,鲜卑还没平定,又有夫余。

“是啊,人口不少,虽说现在还没有南下之意,但是谁又说得清呢,不能不防。”

孙策叫过朱然,取来一张地图,铺在案上,又示意田畴坐近些。田畴没有推辞,移到孙策对面坐下,探身看地图。地图画得很简略,应该是刚绘成不久,而且只是示意图,谈不上精准。地图上标出了一些部落的位置,其中就包括夫余,在两座大山之间。田畴一看就皱起了眉。从示意图来看,西侧的这座山好像就是鲜卑人常说的大鲜卑山,是鲜卑人的祖地。鲜卑人是东胡后裔,这里自然也是东胡的起源之地。现在又有了夫余,难道这里竟是塞北之胡的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