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执没有在平舆军营留太久,确定了项燕分出了一部分兵马朝着南郡的方向而去后他便带上麾下兵马直接穿过南阳进入了南郡。
南郡与楚国直接接壤,据云梦泽非常近,如果项燕直接从云梦泽调兵前去,就算他们速度再快也赶不上救援。
好在楚国内部并不是一块铁板,其他氏族的私兵他和昌平君调不动,因此也只能从手底下分出兵马过去。
更何况,现在的昌平君对项氏一族也不再像之前一样信任了。
险险敢在楚军到来之前和南郡的守军交接,燕执心中异常的感觉越来越盛,他的直觉一向很准,肯定还有什么没注意的地方被他们漏了。
咸阳的消息一切正常,平舆的消息也是正常,甚至连远在北地攻打燕国的军队也势如破竹,看上去形势一片大好,燕执沉思了许久,最终还是提笔往平舆送去消息。
楚国出兵一向出人意料,必须让蒙武将军再小心一点,不然很可能会有料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不等燕执将笔放下,帐外忽然出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统领,外面探子来报,有大量楚军进入南郡境内,只是在山地之中行走,并没有靠近城池的意思。”
南郡一带平原居多,但是武陵山脉位于此处,因此西北一带山峦连绵河谷深切,虽然占地不多,但却是最难防守的地方。
楚军忽然进入那边的山地,是想在从那儿直接进攻汉中?
秦国大军虽然派出去了大部分,但是各郡的守军也不是毫无抵抗之力,只凭偷偷潜入的这些士兵就想攻打汉中,领兵之人疯了不成?
眉头皱的更紧,燕执伸手扣了扣桌案,“可知道他们具体用意?”
“副统领已经带人前去查看,但却至今未归。”
听到这个回答,燕执站起身来将刚写好的东西交给旁边的卫兵,然后拿了武器走出营帐神色凝重,“先锋营集合!”
作者有话说:
四舍五入,赶上了!
第105章
楚国内部水网密布,云梦泽连接湘水通至深林莽莽的岭南山川,如果一心死守,秦国想要攻破必定要耗费五年十年甚至更久。
无奈,楚国氏族林立,各族皆有自己的小心思,项燕虽然有心打个翻身仗,但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之前大破李信军并不能让他心里放松半分。
秦国能在短短一个冬天集结大军将匈奴打退,待他们重整旗帜继续将精力放回楚国,那就不只是现在这十万兵马了。
李信年轻,和他们打了几年交道的蒙武却不,更不用说现在还没有赶过来的王翦老将军了,秦国有底气在这里僵持,他却没有这个时间。
他们如今这情况明显不再何时速战速决,如果能和秦国一直对峙下去胜算并非没有,但是庙堂之上各族连日争吵,无论最后结果是什么,也绝对不会是任由项氏一族率领国内大部分兵马与秦军交战。
项氏以军功为立族之本,说到底,还是没法与昭、屈、景三族相提并论,那三族都是楚国王族分支,历代一来皆将朝政把持在手中,项氏虽然军功卓然,在庙堂之上依旧没有开口的机会。
就算如今的楚王是他从秦国亲自带回楚国的,没有了对手之后,那人紧接着便和昭、屈、景三族亲近了起来。
楚国传统,昭氏掌令尹,统辖国事,屈氏居莫敖,掌王族军政事务,景氏居大司马,掌关防与举国军务,而项氏一族,手中只有兵马,在朝堂之上却从来没有居过高位。
对于楚王来说,与自己有着血缘关系的昭、屈、景三族才是更能信任的,项氏一族在乱时能统兵,没了时刻放在头顶的那把刀,昌平君还是转身就对他们敬而远之。
项氏一族兵马强悍,江东八千子弟兵平定越人叛乱时战力惊人,甚至连楚王也能轻易废立,自己身为被立的那一个现在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但是万一项氏又想扶持他人,又该如何是好?
知晓昌平君心中是如何作想,项燕气的连火儿都发不出来,但是无法,朝堂之上自持尊贵身份的世家大臣们不谙军情不知兵法,却又以为所有事情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横插一脚非要管军中的事情,他就是气也没有办法。
什么抗秦必须以淮北为根基,只要守住淮北,秦人必定无法深入楚国,现在的秦国早非几十年前的秦国能比的了的,已经灭了韩赵魏三国将匈奴打的不敢还手的秦国,岂是二十万不听军令的兵马能挡住的?
他辛辛苦苦将秦人挡在外面,背后却不停有人说什么项氏欲反楚国,该派出来的兵力至今不见人影,连粮草也必须催上一遍又一遍才堪堪到位,如果不是这样,他又何必将下相的八千子弟兵全部带在身边编入大军。
楚国各族私兵多则上万少则数千,每一族都会自出财物来提供精良的兵器和战甲粮草来供养那些青壮,如果不然,在楚国他们根本无法立足。
粮草充足兵甲精良的私兵,实际战斗力比直属于楚王的军队更强,项燕将封地中八千项氏子弟编入大军,足以将原本混乱的二十万大军变成一支能够征战的军队。
对于留在寿春的那些时刻不忘背后捅刀子的氏族,项燕已经懒得计较了,项氏如果想要叛楚,秦军南下不正是他们的好机会吗,何必还要和现在这样拼死抵抗?
国难当头王族却还在勾心斗角,他能有什么办法,若不是项氏一族世代为楚将,他真恨不得和他们编排的那样直接叛楚。
他一心保住楚国,结果非但于事无补,反而可能招来灭族之祸,如果楚王继续听信那三氏所言,他难保不会再生出什么其他的想法。
不管事态如何变化,项燕永远保持着最后的清醒,他非常清楚秦军的实力,想在根本上胜过秦军根本不可能,就算现在秦军被拖在北方,他也没法放开手脚来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