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节(1 / 1)

李君熹很有眼色地提出告辞,让她得以歇息。

林蔚然笑了笑,应允了。

奶嬷回去给李晏复命,告知他姜氏将竹芝堂安排得妥妥贴贴,让他放心。

其实他奶嬷去了客院没多久,李晏就收到了姜氏专程让人送来的珍品物件,他就猜到了一定是他表嫂做到了,让他祖父改变了主意。

当时,他心中就佩服不已。

在凉州那几日,他就逐渐见识到他表哥表嫂的厉害,但没想到还是超乎了他的预料。

最初,得知来陇西府办这事的人只有他表嫂一人,他表哥并未再另派他人时,他是有担心的。他是真没想到,这么大的事,她一介女流,能以一己之力办下来。

现在他心里只剩下佩服和羡慕,对他表嫂的佩服,对他表哥宫令箴的羡慕。

李晏聪明,身为李家嫡子,知道的内幕比李郡熹也多一些。他知道他祖父是个多固执又难缠的人的,通常他决定下来的事,很少会更改的。

回来的路上,他一直都觉得希望渺茫。甚至他已经做好了与李家决裂的准备,他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李家将宫家拖下水的。

但没想到啊,他表嫂只去见了他父亲和祖父一面,所有事情都妥了。他很好奇她是怎么做到的,但他也知道这事恐怕涉及到某些机密,不是他能够知道的。

原先对自己的亲事还很迷茫的他,不知道要娶什么样的女子的李晏,此时,渐渐有了个模糊的想法。

“奶嬷,你看林表嫂这样的女子如何?”李晏问得直白,他今年十七了,忙完了妹妹的事,也该娶亲了。

奶嬷是他母亲从虞国公府带出来的陪房,忠心不虞置疑。他也放心拿这些事和她商量。

奶嬷回想了一下方才在竹芝堂时林蔚然的一举一动,点头,“表大少夫人自然是好的。”

李晏想了想,又将他在凉州住在他表哥家那几日的见闻说了说。

奶嬷听了,为虞国公府娶到这么一位能干的大少夫人而高兴,“少爷啊,老奴明白你的意思,听你说了那么多,老奴也说说自己心里的想法。若能娶到像表少夫人这样的女子做妻子,好处你也该想得到。她是贤内助,必要的时候甚至有能力帮男人扛下一部分责任。”

李晏点头,是的,所以有时他看他表哥很轻松啊,完全不需要为内宅之事和人情交际往来操心。甚至有时候下决策拿不定主意时还能和枕边人商量商量,多省心啊。

他承认,他身为男人,也怕累也怕苦,他怕在外奋斗之余,回到家中还要面对一堆鸡毛蒜皮的小事。

奶嬷继续说道,“但像表少夫人这样的女子,是有些强势的。”

李晏点头,这是不可否认的。

“还有一点,很重要,万万不能寒了她的心,否则她绝对有能力给你来一场深刻的教训。”奶嬷没说的是,其实表少夫人看着和她主子他娘亲是有些相似之处的。不同的是,所嫁的男人......

“她有能力,付出了真心,也希望换来真心,她一心一意为你,自然也不希望你有二心,否则人家凭什么给你做牛做马呢?”

“关于表大少爷的后院,老奴知道的不多,但老奴猜啊,表大少的后院一定是一个通房妾氏都没有的。表大少爷这样才是聪明的做法。”

没成亲前,宫令箴都很洁身自好,宫暶身为他大姑母,自然是略知一二的。

奶嬷的话,储蓄而简明,如果你能一辈子守着一个女人,那你就娶这样的姑娘。如果不能,这样的姑娘还是不要碰为好。

这事确实是有得有失的,牺牲左拥右抱的权力,换来家宅安宁,儿女平安,李晏想了想,觉得自己应该能做到的吧?

于是他就拜托奶嬷帮忙物色,并且强调了一下,门第可以适当放宽。

奶嬷担忧,女方门第太低的话,李家这边不会答应的吧。

李晏自嘲地笑笑,肯定地告诉奶嬷,李家这边会答应的。

凉王这事过后,李家怕是要有很长一段时间来苟延残喘了。而且还指望宫家呢,哪里还会拒绝他和他妹妹的一些小小的要求?

林蔚然不知道关于宫大人娶她的利弊正被别人讨论着。

她此刻正在接受一位略通医理的嬷嬷疏通□□的服务。

这些日子她戒奶了,胀奶让她难受得紧。

刚揉捏的时候有些刺痛,渐渐的,便舒服起来了。

这种时候,她难免想儿子,有日子没见到他了,她也是想他得很,还有宫大人......也不知道他在凉州城情况可好?

此时被林蔚然惦记的凉州,明面上似乎一切如常,可暗地里,却是暗潮汹涌,一触即发。

凉州城百里之外,天色渐渐暗下来,有一行人正停下伫足眺望凉州方向。

如果林蔚然在此处,一定会认出,这一行人便是她心心念念着的林昭然的队伍。

“这里距离凉州还有多远?”竟陵王问。

“王爷,还有不到两百里地了,明天下午天黑之前,我们应该能顺利进城。”

现在昼短夜长,加上夜里寒风刺骨,不时会下雪,实在不适合走夜路。

竟陵王看向林昭然,他是不赞成凉州此行的,但眼前这女人偏偏一意孤行,非要来。

问她原因,也不说。要不是当时圆通大师突然来访,说他来凉州,或许会有所斩获,他才不来呢。

凉王有野心,但一直很隐蔽,他也是这两年通过一些蛛丝马迹才察觉的。他接到的消息,估计今冬,凉王应该会趁势而起。他就坐镇竟陵,伺机而动多好。

林昭然也是有苦衷的,她能告诉他,她非来凉州不可的理由是因为至善道长吗?

在上一世,她垂垂老矣的时候,大梁边境的外族不知道怎么串联在一起了,然后联合攻打大梁,企图各自在梁的版图上撕下一块肉来。

当时大梁烽烟四起,民心惶惶。毕竟大梁建国几十年,除了建国之初,还未有过如此大战。

那会是三处边境都燃起了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