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节(1 / 1)

一天几文钱的蜂窝煤,很多家庭都会接受。

因为等到冬天来临,柴火也是要钱买的。

柴火不见得比蜂窝煤更便宜,而且还不能在屋里取暖。

接下来,顾玖又去了二期工程转了一圈,最后前往纺织工坊。

上千人的纺织工坊,一眼看去全是人。

纺织工坊被分为三个车间,一个纺棉布,一个纺羊毛,一个做成衣。

堆满仓库的棉花,全是今年的新棉花。

看上去真的很有成就感。

纺织工坊外面,一条人工渠穿越而过。潺潺流水,很是喜人。

人工渠边上,工匠们正在试着架设水车。

顾玖提点邓存礼,“纺织工坊,防火是重中之重。其他工坊,都要离这边远一点。另外,尽一切可能,给工匠们提供方便,改造纺织机。如果这条人工渠的水流量不足以带动水车,那么就从渭水引水过来。”

邓存礼吓了一跳,“从渭水引水,那可是大工程。”

顾玖看着高耸的水车,一脸激动,“再大的工程,在这架水车面前,都不值一提。”

这是水车吗?

是!

也不是!

这是生产力!

只要纺织工坊这边实验成功,水车将应用于绝大部分行业。纺织工坊纺线织布,粮油工坊舂米,煤厂压煤,农田灌溉,甚至用于炼钢炼铁。

凡是需要大量人力的地方,都可以被水车替代。

这是生产力的进步。

也是顾玖庞大商业帝国最坚实一步。

做开发商算什么。

解放生产力才是真牛逼。

只可惜,她对这些只是知道一个概念,具体要怎么实现全靠工匠们自己摸索。

好在,她有这个时代最顶尖的工匠。

她替工匠们打开一扇窗,工匠们还她一个梦想。

世上还有比这个更美妙的事情吗?

不会再有了。

顾玖做了决定,“年底可以开始对工匠们做出考核,从一级工到十二级工,十二级工以上就是大匠。等级越高待遇越高。鼓励更多人学习技艺,传承技艺。”

邓存礼问道:“工匠等级制定后,待遇该怎么划分。”

顾玖望着眼前的大水车,说道:“一级工,至少要学习两年以上。待遇至少下苦力的三到五倍。

工匠等级每往上提一级,待遇相应提高两倍。大匠不在此列,大匠的待遇另外算。

考核标准你联络少府将作监,让他们帮你们定标准。甚至可以花钱请他们帮忙考核评定。”

邓存礼点头,“这事老奴会抓紧时间办。”

顾玖提醒他,“以后,我们会需要越来越多的工匠,工匠培训必须从现在开始。这地方能不能起来,能不能养活几十万人,就看你的工匠培训能不能跟上来。

还有,工匠考核不限性别,纺织工坊的女工也可以参加工匠考核。只要考到了等级,就可以加待遇。”

邓存礼大皱眉头,“女工参加考核,这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夫人,这事恐怕得缓一缓,老奴担心会引来世人非议。”

顾玖笑了起来,半点不在乎。

她说道:“这些年,本夫人所做的桩桩件件,哪个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不就是女工考工匠,你以为很严重吗?

你去问问那些流民,是世人的非议重要,还是钱更重要?凭双手挣钱,不丢人。

只要肯舍得面子,考取工匠等级,就能增加三五倍收入。这么好的事情,你信不信这里面的女工,八成以上都会丢下脸面,选择参加工匠等级考试?剩下的两成,全都是因为技术不过关,羞于参加。”

邓存礼还是难以接受。

顾玖笑了笑,提点他两句,“你要做好准备,我们这里的女工会越来越多。说不定有一天,女工人数会远远超过男性。”

邓存礼不相信。

男主外女主内,千古不变。

女工怎么可能比男工多。

顾玖神秘一笑,没有多做解释。

忙了一天,她也该回京城。

路不太好走。

很多路还都是泥巴路,马车摇晃得厉害。

顾玖问邓存礼,“怎么没铺青石板?”

邓存礼忙说道:“老奴正要和夫人说说此事。京城附近不产石材,铺露面的青石板要从外地运来,运费极高。连带着青石板的成本也跟着水涨船高。

如果按照夫人的要求,所有的路面都铺青石板,这将是一笔极大的开销。所以老奴想请示夫人,为节省费用,只在主要街道铺青石板。”

顾玖问他:“青石板的成本是多少?集市那条街铺下来花了多少钱?”

所有的账目都记在邓存礼的脑子里,他张口就报了两个数目。

顾玖闻言,仔细一算,将道路的成本算到房子里,这房价得蹭蹭蹭往上涨才行。

果然铺青石板不划算,简直就是烧钱利器。

可是好好的一个城,留着泥巴路像什么样子。

她琢磨了一下,问道:“京城不产石材,那产不产黏土?”

“产!”

顾玖立马笑了起来。

她想起现代都市,人行道都是铺砖,快捷方便。

这年头不跑汽车,路面只有马车,驴车,牛车,地面铺砖完全能够承受住这些车辆的碾压。

她对邓存礼说道:“砖头肯定比石材便宜,想办法建个窑,或者找个烧砖的合作。叫他们帮我们烧铺路面的青砖。”

邓存礼皱眉,“用砖铺路面,这合适吗?”

顾玖笑了起来,“没什么不合适。不过铺路面的砖和建房子的砖肯定不一样。要怎么烧砖,你找烧砖的工匠,叫他们帮忙想办法,烧出最合适的铺路面的砖。只要能烧出来,以后大家长期合作。最好多找两家,以免被人拿捏。”

邓存礼记下这事,“希望真的能烧出来。”

“一定能烧出来。”

这个时代的工匠,其实都很牛逼的。

过去,他们只是缺少一展才能的机会。

如今,顾玖帮他们打开思路,这些老工匠只要肯抓住机会,一定会爆发出出乎想象的创造力和执行力。

哈哈,她又找到了一个新的生意点。

铺路的砖,一旦烧出来,有了样板街,很快就能从京城推广到全天下。

到时候,这又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

马车晃晃悠悠,从南城门进入京城。

她没急着回王府,而是去药铺看了看。

经过几年时间的沉淀,杏林堂已经打出自己的名气和口碑。

尤其是当初顾玖交给杏林堂的四个镇店药方,更是有口皆碑。

如今杏林堂的跌打损伤膏药,已经是绣衣卫,五城兵马司,金吾卫,衙役们的必备膏药。

凡有跌倒损失,找杏林堂准没错。

京城其他药铺的跌打损伤膏药,完全不够打。

三五个回合下来,早已经败得一塌糊涂。

止咳化痰,风湿止痛,调养气血,这三个镇店药方,同样名声在外,毫不逊色。

顾玖来到杏林堂的时候,杏林堂内人头攒动。

药铺一角候诊室,全是排队的老百姓,足有二三十人那么多。

同当初门可罗雀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

药铺的伙计,也从最初的两个,增加到六个。田大夫的儿子田苦做了掌柜。

坐诊大夫,除了田大夫,又另外请了一位老大夫。

二人轮流坐诊,就没那么辛苦。

顾玖坐在马车上看了会,六个伙计还忙不过来。

田苦身为掌柜,不仅要算账,还要帮着抓药。

见大家都那么忙,顾玖就没进去打扰。

“回王府!”

马车晃晃悠悠,回到王府。

顾玖在二门下了马车。

婆子热情迎了上来,“大夫人回来了。湖阳郡主来找大夫人,见大夫人不在,就去了春和堂找王妃娘娘说话。”

“哦,湖阳姑母到了吗?来了多长时间?”

“回禀大夫人,湖阳郡主已经到了半个时辰。”

顾玖说道:“我一身灰尘,先回去洗漱。过一炷香的时间,方嬷嬷替我将湖阳姑母请到东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