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节(1 / 1)

宋晶晶笑着说道,“在看到石砚的时候,我已经让厨房去准备了,都是明尧喜欢的。”

云清书院提供食宿,但是也不至于把人都关在书院里,段明尧签个字,就冒着蒙蒙细雨回来了。

父亲威严,继母慈爱。

段明尧上个休沐日在公主府里受的气霎时间就被温馨的环境给安抚了。

“有没有和书院说,晚上不回去?”宋晶晶温声说道,“要是没和书院说,就差人去书院里说一声。下雨天,天黑路滑,路上不好走,晚上就留下。”

“宋姨。”段明尧淋了一点雨,喝姜汤出了一层薄汗,“谢谢,叨扰了。”

“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宋晶晶让人取了热巾子,端给了段明尧,让他擦脸,“段府里永远有你的一间房。”

段明尧的心中一暖。

“跟我来书房。”段启差不多等够了时间,就和段明尧说道。

段明尧对父亲敬重,但是每次考校学问也是害怕的,此时的宋晶晶就给了段明尧一个温暖的笑容,无声安抚让他不要怕。

段启只是简单问了一下,最近在学什么,考校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段明尧反正投了一个好胎,托生在元慧大长公主的肚子里,今后不管怎么样,都能捞个闲散的爵位,不像是他当年只有读书一条路可以走。

段启感慨了一下儿子的好命,接着说道,“刚刚石砚同我说,公主要给你安排通房,你是怎么看的。”

段明尧喜欢秦文苏,因为喜欢,所以很慎重,他觉得有通房其实没有石砚想象的那么糟糕,还可以让他在柳绿身上练练手,试着怎么讨女孩子的欢心,然后就可以把同样的套路用在秦文苏身上。

最关键的是,他也十五岁了,不少同窗都有过经验,说起女人的**处,他也遐思飞飞,想要体验一下这事。

段明尧想什么,段启可以说是一清二楚,问道,“柳绿你推了。”

“爹爹。”

段启的手放在段明尧的身上,语重心长说道,“公主是想同你和好,所以才把柳绿给了你做为通房丫鬟,但你应当知道,还有半年不到的时间就要秋闱了。”

段明尧提到了秋闱,有些心虚,他的八股成绩是最差的,最终还是听父亲的,“是。”

段启听着儿子应下,面上露出了笑容来,“你这些日子手里头紧是不是?”

段明尧不知道石砚说了多少给父亲,清了清嗓子,有些心虚,“是有些,和同窗交际中不能无银。”

“我知道。”段启说道,拿出了几张银票,早已经准备好了的,“我听石砚说,既然和公主起了冲突,你也就不要在府里要了。”

石砚没和父亲说秦文苏的事,还给了自己差不多两百两银子,段明尧咧嘴一笑,“谢谢父亲。”

当年要不是有段明尧,他连现在的官衔都保不住,原本只想给一百的,咬咬牙最终给了两百两的银子。

“你也莫要同你母亲置气。”段启看着儿子拿着银子,心情更好了,就免不得要给他上课。

段明尧本来就和公主不亲近,买了几个婆子抱住他的事,他跟耿于怀记着呢,仍然是不打算和母亲和好的。

段启看着段明尧的模样,笑了笑,也只是略劝一劝,上一次段明尧伤了元慧,但是元慧的心里肯定还是看重这个儿子的。

就一个儿子,又没有再嫁,不看重他看重水?

没见过如今的苏玲珑,段启还觉得公主和以前一样,偏疼段明尧呢。

段明尧闹个脾气就闹个脾气,头疼的是公主,甚至段启心里头还有隐隐的自得。

就算是段明尧养在公主府又如何?还不是和自己亲近。

也就是当年公主傻,非要和他和离。

要不然还是和和美美的一家人。

***

苏玲珑在听到了世子要过来的消息,就对着柳绿说道,“这小子,想着来讨你了。”

把羞红了脸的柳绿推到隔间里,让她不要出声。

上次公主答应了之后,柳绿心里就期盼世子快快到了休沐日子回来,这会儿听到了世子要过来,心里头羞得厉害,又不住张望想要见他。

苏玲珑让她去耳房,犹豫了一小瞬,就答应了下来,她想听到世子说什么。

“母亲,您之前说让我好好读书,我觉得有理,柳绿这个丫鬟,您还是自己用着,通房丫鬟之事秋闱之前不必再谈。”

柳绿本来在耳房里羞答答的,听到了世子的话,刷的一下,脸色雪白。

原本有多高兴,这会儿心里头就有多绝望,她是万万没想到,世子不肯要她的。

苏玲珑看了一眼耳房方向,眼里带着笑意,“也不耽搁的。你们同窗应当大部分都有了通房。”

段启劝说过一回,加上厌恶十天前母亲的做派,段明尧拂袖,口中是义正言辞,直接说道:“旁人是旁人,我是要好好读书,心思都在科举上,这种档口,哪儿有要通房的道理!”

苏玲珑含笑说道,“那你定然可以一举得名了?”

苏玲珑的话让段明尧心里一虚,羞恼地梗着脖子,“还没有开始考试,你就给我这么多的压力,这事关我的前程,我自然会尽力而为。”

说得是冠冕堂皇,苏玲珑通过y121知道,休沐日,这位也是刚去见过了那位秦文苏姑娘,替他们家解决了店铺的麻烦,才回到公主府。

这会儿倒是说什么要专心读书。苏玲珑心中瞧不起他,但是略一沉吟,口中说道:“若是你想安心读书,我倒是有个主意,城郊有一处别院,位置也不大,这些日子,免得你来回奔波,就在那庄子上,安心学习,你看可好?”

有宅子!

一瞬间段明尧就心动了,想到了可以带秦文苏有个落脚的去处,“母亲这般安排最适合我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