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节(1 / 1)

“我明白了,谢谢你。”苏思诗只能感激地道谢。

公安局的行动也很迅速,在傅老提供的证据面前,三人很快就交代了犯罪事实。

除了钱被追回,三人也被判了十五年至二十年徒刑。

叶纤红知道后,就有些惊讶,没想到侵占了几万块钱,后果这么严重。

傅老提醒她,现在是严打经济犯罪的高潮,她们这是顶风作案,所以才判得这么重。

去年广州机场有个售票员,贪污了55万元,虽然金额被全部追回,依然被处了死刑。

叶纤红有些后悔,早知道后果这么严重,她说不定选择私下处理了。

倒不是同情三个人,而是觉得他们就算有错,这个代价也太大了。

这件事告一段落后,叶纤红可以轻松几天了。

她趁机回家了一趟,陪诗诗姐在村子附近逛了逛。

现在已是五月初,山上的映山红已经开了,把山上映得红艳艳的。

山上有人在摘茶叶, 这时候的茶叶还非常嫩,一般采回家后,用手工炒成旗枪茶,茶商会来采购,一斤可以卖一百五十到一百八十。

不过现在有大棚蔬菜,大家对茶叶的没那么看重了,所以摘的人并不多。

而大棚里的草莓马上就要成熟了,大家都紧张地看管着,心里又期待又怕出事。

郑建国年前卖了高价,让每个人都眼红,可是现在村子大多数人家都种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

至于价格,大家反而不抱太高期望了,只要能有二三块一斤,就满足了。

毕竟草莓产量不低,据说有五六千斤,单是这个价格,就抵得上以前几年的收入了。

“小红,能生活在你们村里,也是很幸福的。”苏思诗望着村里越来越多的新房子,感慨地说道。“因为你的主意,大家种大棚蔬菜赚了钱,这么多人家造了新房子。如果没有你,只怕大多还住在平房里吧?”

“你别这样说,我会不好意思的。”叶纤红笑道。

这虽然是事实,不过她一开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造福全村村民。

或许真的像诗诗姐说的,这个村因为有自己这个重生者存在,所以大家都获利了,这也是他们运气好。

在农村都这样,一个村里如果有人成功了,就能带动全村村民一起致富,这样的村民确实是幸福的。

这样的例子全国很多,前世的资讯发达,经常有网络爆出来某某某带领乡亲致富的故事。

央视也经常报导这样的新闻,有的甚至因此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受全国人民敬仰。

不过自己重生一遭,能为大家做些实事,也是应该的。

忽然想到现在已是五月了,自己重生一年了,忍不住暗暗感慨。

前世活了四十多岁,其实一直糊里糊涂,好像一眨眼不过去。

这一年却过得特别长,因为做了太多实实在在的事。

第十五章购厂招人

叶纤红原本打算在家呆几天,好好陪陪诗诗姐,谁知道第二天乔昌智打来电话,说她要长的倒闭电机厂找到了,对方的出售价格也很低,让她回去拍板拿主意。

她只好告诉爸妈和诗诗姐,赶回虞城。

到了公司,才知道那家企业并不在工业园区,而是在柏厦镇。

那里的位置偏僻了点,买下来后,土地升值的潜力小了许多。

当然好处也是有的,这里离苏家的电机厂非常远,不会引起宋卫国他们的注意。

和乔昌智一起来到工厂,见到了那个倒霉的老板。

对方是一个三十不到的瘦高男人,戴着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没想到这么年轻,就自己创业了。

想来父母也不是普通人,否则他不可能有钱办工厂。

坐下来一聊,才知道对方大学毕业后,在镇中担任物理老师,受辞职下海创业潮影响,也辞了教师工作,成了其中一员。

没料到三年过去了,工厂依然还在亏本。

这让他心力交瘁,实在撑不下去了,只好快刀斩乱麻,把工厂卖了,还清欠债,继续回学校教书。

在老板的陪伴下,叶纤红到车间转了转,发现不管是厂房还是车床磨床等设备,都还有九成新,如果现在买下来,只要招好工人,就可以正式开工了。

对方开出的价格,确实像乔昌智说的并不高,叶纤红再次确认了工厂的固定资产,同意买下来,让乔昌智和对方具体谈购买事项。

担心里面还有陷阱,她打电话请傅展鹏傅老一起来谈判,他对数字和合同比较敏感,不用怕对方动其它手脚。

由傅老在,速度果然快了许多。

一直忙得下午三点,才把合约签好,乔昌智跟对方派的代表去相关部门办手续,这家工厂已归叶纤红所有。

“那些工人和管理人员,明天会过来领工资,你如果有兴趣,可以过来看看,留一部分下来。”瘦高的老板好心建议道。“这些人大多是我招进来的,工作能力大多不错。”

说完后叹了一口气:“是我太高看自己了,以为有能力管好一家工厂,没想到反而赔了二十多万。”

好在这些年父母有不少积蓄,否则这个家要被自己拖累死了。

“谢谢你,那我明天过来看看。”叶纤红回答道,又颇有感慨安慰道:“这几年成千上万的人下海经商,真正能成功的,估计还不到十分之一吧?大多数人被海水淹死了。”

这个数据到底是多少,她已经没有印象了。

至少面前的年轻人还是幸福的,就算失败了,也能爬得起来。

换了个普通人,欠下这么多债,估计一辈子都要毁了。

第二天上午,她和乔昌智来到工厂,准备面试工人。

那个瘦高的老板大概也跟他们说过了,所以领了工资后并没有离开,留在工厂等她来面试。

叶纤红也不怕麻烦,跟每个管理人员都认真聊了聊,看有没有被埋没的人材。

最后她失望了。

这些人基本上都老实肯干,管理能力却严重欠缺,说得夸张一点,像是一群年轻的书生,有想法,却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或者说,这些人跟年轻的老板都是同一类人,这可能也是工厂失败的原因。

管仓库、搞品质、管财务这样的性子肯定没问题,但是搞业务、抓生产、跑采购肯定不行了。

最后叶纤红留了几个自认为还能调教的管理人员,其它的都放弃了。

倒是工人大多不错,她大半留了下来。

把他们放回去后,让他们一星期后回来上班。

留下乔昌智继续跟他们交接,叶纤红开车回家了。

到家后,先进空间把要做的工作做好,然后出来坐在客厅,考虑下一步的工作。

办电机厂不是叶纤红的心血来潮,而是她早就想进入这个行业了。

就她了解,前世的虞城,除去化工行业和房地产,也就电机和灯具两个行业,做到了世界数一数二。

灯具行业对环境影响还是比较大,她不想参与,所以她最看好的是电机行业。

至于另一个出名的行业——建筑装饰,她已经开了铝合金门窗厂,等于早就介入。

这样一来,她等于把虞城未来最有前景的行业,全部抓在手里了。

以前因为诗诗姐的原因,她不好插足进去,现在有了这个机会,她当然不能视而不见了。

当然她最想做的电机,依然会是微电机。

也就是说,跟诗诗姐家现在做的工业电机,是两个领域。

现在这家工厂的工业电机,做大做强后,她打算主要股份给诗诗姐,免得她的家族产业不保。

思考了一会,她打电话回家,找诗诗姐接电话,把情况跟她说了一遍。

“诗诗姐,我已买下一家规模只有四五十个工人的小型电机厂,工人和部分基层管理人员已经有了,现在还缺一个能独挡一面的厂长,和业务主管、采购主管。”

“哦。”苏思诗一听,心情复杂地应了一声。“那我想一想,看有没有合适的人。”

自从父亲生病后,妈妈和弟弟急不可耐地跳出来抢公司的所有权,她不想让外人看苏家的笑话,正好准备跟蒋建光结婚,于是主动离开了。

没想到仅仅半年功夫,自家的公司就沦落到这一步,这是她很难接受的。

毕竟最近这几年,一直是她在负责,公司做到这一步,有好的一份功劳。

她管公司的这几年里,也有人因为各种原因离职,她准备好好筛选一下,看有没有能独档一面的人才,联系一下,看能不能再请回来,到新的工厂去上班。

“你也别着急。”叶纤红怕她上火,安慰道。“一家成功的公司,都是一步步磨合过来的,只要我们慢慢找,总能找到合适的人。”

她跟诗诗姐说这个,并不是要她推荐人,而是把情况跟她讲一讲,让她心里有数。

对于她认定的人材,叶纤红并不认同,还是得照自己的用人标准,来建管理班子。

挂了电话后,她在考虑要不要先从铝合金制品厂那里调人过来。

第十六章电机厂订单

自己手下几家工厂,管理方式几乎都一样,就是自己尽可能地放权,让他们在自己划定的范围内,一言九鼎地行使权力。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职责明确,每个人只要干好自己的工作,就不用担心出错。

就算错了,也是老板的制度设置有问题,不会怪到他们头上。

如果能从那边调人过来,把管理方式带过来,时间久了,这边的管理人员,也能慢慢地适应自己的要求。

可是谢建奇现在被自己调去家纺公司了,如果再调走管理人员,就会人手不足了。

叶纤红想了想,最后还是没有从那边调人。

第二天早上,叶纤红来到公司,和乔昌智商量电机厂那边的管理问题。

“我们的人才储备还是严重不足啊!”叶纤红叹了一口气。“如果手里多几个管理人员,就不用这么苦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