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节(1 / 1)

燕王对燕军不薄,燕军一日吃三餐,眼下离午饭时间还早,大部分军士都在校场操练,只有很少的军士在干着擦兵器、做饭等杂务。

军营大门距离校场大概二里路,万将军要带李如意去的地方看不到校场,不过从校场传出来的呐喊声非常清晰的传进李如意的耳朵里。

李如意问道:“能让我去校场看看吗?”

“当然可以。”万将军想到几位老战友所求,搓了搓胖胖乎乎黑乎乎的大手,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贤侄,今日有点事,你就在校场外面瞅一眼,以后你想看,看几天都行。”

很快,李如意如愿以偿的站在校场入口,面对校场内乌泱泱清一色军服的人群,竟是激动的热泪盈眶,耳朵快被他们的呐喊声震聋。

何照有些亢奋的道:“人比我在燕军时的多。”

万将军自豪的道:“王爷励精图治,这些年我们燕军增兵三成。”想到了牺牲在边防的战友,忍不住骂道:“总有一日,我们燕军会灭掉狼国那群狗娘养的!”

李如意大声道:“万叔,我们走。”

“走!万将军嘴里还嘀咕道:“肯定会干掉狼国那群狗狼养的。”把李如意几人带离校场。

李如意几人被何照带到了类似休息厅的地方,仍是茅草房,不同的是这间非常的大。

261谦让的老军官

在此等候的几个穿着军服的老头正在吹牛,看到几人都起身站起来。

作为无私献出几种药方的神医且是被燕王十分看重的李如意自是值得燕军上下敬重,哪怕几个老军官也不例外。

他们可都吃过驱虫药打下一窝一窝的虫子,没见到李如意之前,心里就把她当成了恩人。

“贤侄,我就开门见山,这几位都是我们燕军的老人,王爷也是知道他们的。他们患疾病多年,每回发病都很痛苦,你能不能给他们瞧瞧病?”万将军早就忍不住了,本来是为了求李如意给人看病,还骗她说是坐坐。这种骗小孩子的事做起来还真没脸。

李如意道:“能。”

几个老头见李如意答的很痛快,均面露喜色,李如意能把将死的许将军几人的病治好,就肯定能把他们的病治好。说不定几天后,他们就能生龙活虎的上校场把小兔崽子们打倒在地。

“老贺,你的病最重,你先去。”

“你的手抖的都拿不起刀,我的病没有你的重,你先去。”

“胡说,明明你的病最重,你让老子先去?”

万将军一看几人竟是让上了,“贤侄好不容易来一趟,我说你们几个能不能痛快点,老贺先上,赶紧的!”

一共六人,官职从七品校尉至五品的将军,年龄最老的七十一岁,最小的也有六十二岁。

李如意用了不到半个时辰给六人诊断开了药方,承诺七日后会来军营给他们复诊。

六人已经被病痛折磨多年,吃过几十种药方的药,仍是希望这次吃小神医的药能够痊愈。

万将军盛情邀请李如意等人在军营用饭,得知李山是来挑选军奴,不再挽留,亲自把李如意几人送出军营。

就这样耽误了一个时辰,不过,李如意几人没有半点怨言。

李如意道:“爹,七日后我们再来。”

李山自是满口答应。

何照感激道:“多谢小神医。”

李如意不以为然的道:“我爹是燕军的一员,我给燕军将士治病义不容辞。”

福伯问道:“南郊那边比较偏僻,怕是没有好馆子,可要在这里用饭?”

何照忍不住开口道:“小人曾经去过关军奴的地方,极臭极脏,一般人受不了那个场面。小人劝你们别吃了饭去。”

李如意便道:“那别吃了。把人选好出来再吃。”上了马车跟福伯道:“您给我说说燕城的军奴。”

福伯谦虚的道:“老奴只知道军奴,对于燕城的军奴知道的不多。”

燕城有几千名军奴。他们来自各地的罪官家眷、奴仆及土匪、水匪,还有犯了重罪的罪犯。

没有官员领走及将被发往边防的军奴占燕城军奴总人数的两成,都被关押在燕城南郊的一个大庄子。

“闺女,你瞧瞧领军奴的条子。”李山刚才从燕军军营领到了条子,上面写着他的姓名、官职、隶属军营、要领军奴的人数,还盖有燕军的印章。

领军奴的条子是统一格式,所有的官员必须凭条子领军奴。

马车到达目的地,这是个被高墙围住的大庄子,看守大门的是两个军士。

隔着高墙都能闻到一股腐败的臭气,像是到了臭水沟。

李山拿出条子,军士立即放行,整辆马车都能进去。

李如意从车窗里看到大庄子比燕军军营破败的多,难以想象人在下雨雪的天气住在这种没有房顶的茅草屋是多么难熬。

所有的军奴都被关了起来,不用干活,相应的就没吃的。官员为了让他们有口气在,两天给吃一顿玉米面糊糊。

李如意几人所见的军奴,男女老少都有,大多披头散发,瘦骨嶙峋。

福伯在李山的脸上看到怜悯表情,缓缓道:“官员一般不敢要军奴,怕他们身上有病,把病带回去。您家不用怕,有小神医在。”

马车行驶缓慢,恶臭的气味从车窗里面飘起来,让车上三人有些不适。

三人下了马车仿佛掉进了粪坑,身体很不适应,心里都想着挑好人就赶紧离开。

福伯自报家门,而是笑呵呵塞给管理军奴的官员一个小银锭,立刻得到军奴名册,然后跟李山父女从里面挑了十二个,见到只剩下几口气的十二人后,李如意给他们把脉,从中选了八个。

李如意特意跟官员道:“夏天将至天热了,这里得铺生石灰杀菌,不然容易发生疫病。”

福伯见官员不以为然,便道:“这位是被王爷称赞过的小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