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节(1 / 1)

钟意 初云之初 3501 字 1个月前

“帝王家是很难有深情厚谊的,居士,”皇帝静静看着她,道:“像青雀那样的死心眼,世间怕是再找不出第二个。”

“朕是父亲,也是丈夫,但最重要的身份,始终是大唐的天子,不可能面面俱到的时候,只能舍弃一些东西,”他继续道:“君主的无情,才是对这天下最大的担当。”

钟意在皇帝的话里察觉到了另一层带着残酷与血腥的深意,她顿了顿,方才道:“可秦王他……”

“他对你太过在意了。”皇帝手指摩挲着茶盏的杯沿,道:“朕原先是想反对的,但后来仔细想了想,还是作罢了。”

钟意问道:“是什么让陛下改变了主意?”

“居士,你有傲骨,一腔正气,还有慈悲心,君主也会有犯糊涂,但又听不进朝臣劝谏的时候,朕觉得,你会是青雀的贤内助,”皇帝少见的表露赞赏,笑道:“你不是何氏,远没有她那么重的得失心。”

钟意听他夸赞,倒有些无措,道:“陛下谬赞了。”

皇帝淡淡道:“你担得起。”

这问题有些深了,也太过久远,钟意思及他先前所言,顺势转了话头:“陛下曾见过秦王殿下天策府中诸人?”

“唔,”皇帝道:“青雀毕竟年轻,朕怎么能不为他掌眼?”

钟意心中忽然浮现出一个念头来,试探道:“陛下以为……长史宗政弘如何?”

皇帝面有赞许之色:“他是不世出的能臣,来日青雀称帝,他可做宰。此人虽有酷吏之嫌,却会是君主手中最为锋利的一把剑,罗元崇宽仁,可与他彼此制约,共掌尚书省。”

钟意听得一笑:“陛下倒很欣赏元崇。”

“元崇此人,正是世间少有的忠耿之士,”皇帝颔首道:“且是出自寒门,更可倚重,削弱世家。”

钟意又道:“天策府司马苏志安,陛下以为如何?”

“志安吗,”皇帝略微沉吟,道:“司马掌军,职权之重,仅次于长史,此人才干不凡,也是诸人之中,最为忠于青雀之人,假以时日,成就不可限量,高则为靖,低则为绩。”

钟意听得颔首,正待再问,却听外间内侍来禀,道:“陛下,秦王殿下来了。”

“他倒真是看重你,”皇帝轻哼一声,没好气道:“唯恐你在朕这儿受了委屈。”

钟意心中温热,听皇帝这样讲,却不知说什么才好。

说话的功夫,便有内侍领了李政过来,皇帝气道:“仔细看看你的居士,可少了一根头发不曾?”

李政并不怕他,笑嘻嘻的过去,挽住钟意手,居然真的从头到脚仔细打量钟意。

钟意被他这作态惹得脸热,将手抽回,趁皇帝不注意,狠狠剜他一眼,李政也不在意,顺势在她身侧坐了。

“父皇,你们说什么呢?”他问道。

“也没什么,”皇帝温和道:“居士问我对于朝中年青一代诸人,有何看法。”

“哦?”李政颇有兴趣道:“父皇都说了谁?”

皇帝并不瞒他:“宗政弘,苏志安,哦,还有罗元崇。”

有内侍入内,重新奉了茶,李政端起喝了一口,笑道:“那我呢?父皇也说说我。”

“你有什么好说的?”皇帝没好气道:“朕同居士说话,你闭上嘴,不要插话。”

这对父子感情异常深厚,钟意早在前世便曾知晓,此刻见了,并不诧异,顺势又道:“那苏定方呢?”

“定方这个年轻人,朕一贯都是欣赏的,”皇帝笑道:“不骄不馁,沉得住气,来日必是药师一般的帅才。”

对于这一点,钟意深以为然,顿了顿,又道:“那,沈复沈幼亭呢,陛下以为此人如何?”

皇帝听得笑了,别有深意的看她与李政一眼,道:“朕听说,以为昔日燕氏之弟的缘故,居士曾与幼亭生过口角?”

李政咳了一声。

钟意也有些赧然,道:“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别的事情,朕没什么好说的,可这一件,居士却真是做的不好,”皇帝道:“幼亭像竹,外表文秀,韧在骨中,不失气节,居士先前那般揣测他,确是有些看不起人——他日青雀继位,幼亭可为门下省侍中。”

韧在骨中,不失气节。

皇帝竟是这样评价沈复的。

钟意微微垂眸,面上不显,心中却有些乱,目光一转,却见李政正看她,神情闷闷的,脸拉的比朱骓还长。

皇帝一巴掌拍在他脑袋上:“你做这幅样子给谁看?少在这里膈应朕!”

钟意失笑,忽然道:“陛下以为文媪如何?”

李政也暂且敛了面上神情,转目去看父亲。

“怎么说起她来了?”

皇帝有些诧异,倒没多想,只当她是觉得文媪主持秦/王府中馈,说主子不是主子,说奴婢不是奴婢,他日嫁过去之后,不知该如何相处。

他思忖过后,道:“她这些年照看青雀,极为尽心,亲生母亲也不过如此了,等青雀继位,不妨奉为韩国夫人,在娘家子弟中择选优者,收为养子。”

李政降生之后,文媪便在他身边照看,及他开府,更是以仆妇之身,主持中馈,天策府中无人表示异议,皇帝更不曾说什么,钟意也知他应看重文媪,却不想竟这样看重。

“做人不该忘本,”皇帝转向李政,温和道:“你小时候经常生病,她便彻夜不休,在侧照看你,甚至在佛前许愿,欲以自己寿数换你康健,其中固然有亲子丧生,移情与你的缘故,但这么多年下来,早就拿你当亲生骨肉疼爱了。”

李政应道:“是。”

“朕已经老了,有时也会觉得力不从心,年轻时战场厮杀,一日八进八出,衣袖灌血,刀口卷刃,只消睡一觉便好,现在却不成了。”

皇帝握住李政的手,又向钟意伸手,后者顺从的伸手过去,他便将这双年轻人的手交叠在了一起。

“朕将万里江山托付给青雀,至于青雀,便要托付给居士了。”

这一刻,坐拥天下的皇帝,只是一个寻常人家的父亲,给予晚辈自己的期许,目光含笑在那二人面上略过,他道:“佳儿佳妇,天作之合。”

第66章 前世(七)

正是五月时节,长安也渐渐热了起来,树叶耷拉着,除非有风吹过,否则,决计懒得动一下。

钟意自己是禁不住晒的,她也怕热,每逢夏日,人便有些恹恹,若非必要,便都会留在宫中,闭门不出。

景宣与景康都像李政,从性情到长相,如出一辙,他们也不嫌热,每日小尾巴似的跟着父王在东宫里乱转,活蹦乱跳的,钟意看着都有点羡慕。

“景宣是不是晒黑了?”这日晚间,李政带着景宣回宫用膳,钟意为他添饭,又道:“天气太热,就少带她出去,女孩子晒得黑了,可不好看。”

“不好看便不好看,谁敢嫌我?”景宣混不在意,手里拿着一把小弓箭,兴冲冲的给她看:“娘亲!这是阿翁送给我的,等到了秋天,我便同阿翁一道打猎去!”

“好好好,景宣最厉害了,”钟意看着那把小弓箭,有些哭笑不得,向李政道:“父皇也太宠着她了,才五岁大,就想带着往猎场去。”

“女孩子多长点见识是好事,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不是把人给闷坏了?”李政不以为意,笑道:“再过几年,景康也要一起去的。”

他们说话时,景康便眼巴巴的盯着姐姐手里的弓箭看,一脸的渴望,饭也顾不上吃了。

景宣向来疼爱这个弟弟,见他喜欢,便递过去:“送给你了。”

景康用小胖手握住那把小弓箭,很珍惜的摸了摸,又推回去了:“姐姐,没有。”

“给你你就拿着吧,”景宣摸摸他的头,道:“姐姐明日再去找阿翁要。”

钟意听得失笑:“你阿翁真是欠了你们的。”

皇帝近来渐渐将朝政转到李政手中去,已经显露出放权的态度,因有太上皇的前例在,坊间甚至有流言说,他或许会在这两年退位,令东宫继位。

朝政上的事情,钟意是不会过问的,只是近来李政事多,天不亮便起身,直到深夜才会歇息,如同今日这般有余裕同她用晚膳的,反倒是少数。

“你公务既忙,我便不叫他们过去了,这两个孩子吵闹,怕也会搅扰你。”

“无妨,”李政摸摸一双儿女的头发,道:“有他们陪着,我也能畅快些。”

“娘亲,”景宣闷闷道:“我才不吵。”

景康附和道:“我也不吵。”

“好,你们都乖。”钟意笑道:“明天都有甜饼吃。”

“娘亲,”景宣却道:“我可不可以不吃甜饼,明天跟你和父王一起去看熊?”

景康紧跟着姐姐,道:“看熊。”

地方上进了虎熊,宫中兽园调/教许久,颇有成果,皇帝便于兽园设宴,一同赏玩,算是逗趣。

李政原是不打算带一双儿女去的,见他们满眼希冀,倒不好再拒绝,略一思忖,道:“功课都做完了吗?”

景宣挺胸抬头,道:“当然。”

“那就同父王一道去吧,”李政颔首,道:“只是记住一条,不许乱跑,听见了没有?”

景宣道:“听见了,我什么时候乱跑过?”

景康毕竟还小,离不了人,倒不需要这般叮嘱。

天色渐黑,李政吩咐人带景宣和景康去睡,同一双小儿女道别后,内殿中再无别人,方才低声道:“父皇准备退位了。”

钟意先前虽也听人提过几句,可那毕竟只是猜测,此刻听李政提起,仍旧觉得惊诧:“父皇春秋正盛,怎么……”

“我也劝过,可他态度坚决,”李政握住她手,道:“以后你若有空,便多带着景宣去陪陪他。”

景康是皇太孙,周岁之后,便是在东宫中歇几日,再去太极殿住几日,皇帝十分看重这个孙辈,亲自教养栽培,这次叮嘱,当然不必提他。

“好,”钟意点头道:“我知道。”

正事说完,李政便不正经起来,揽住她腰身,笑嘻嘻道:“阿意,你什么时候再给我添个孩子?景宣和景康都像我,要是能有个像你的孩子,就更好了。”

景宣与景康都很乖,钟意照看起来,也没费什么心力,而这姐弟俩都像父亲,于她而言,或多或少也有些遗憾。

听他这样讲,她倒真有些期盼,再见他目光灼灼,又有些羞赧:“这种事情都要看缘分,谁知道什么时候会有?”

李政顺势将她推倒,俯身上去,语气缱绻:“阿意,事在人为。”

……

第二日清晨,钟意慵懒睁开眼时,李政已经不在了。

她揉了揉眼睛,便听寝殿的门“吱呀”一声被人打开了,脚步声断断续续的传过来,一只小手掀开帷幔,将小脑袋凑过去,义正言辞的指责她:“娘亲睡懒觉,羞羞。”

钟意忍俊不禁,道:“景康,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乳母守在外间,不敢入内,只有恭谨的声音传了进来:“小殿下等不及要去看熊,匆匆吃了几口饭,便来寻您了。”

钟意将他抱到床上,自己起身穿了衣裳,边洗漱边问:“景宣呢?”

“县主正同殿下一道用膳。”乳母恭声道。

“还真是急性子,”钟意拿帕子净手,回身逗了逗景康,便抱了他往前殿去,又道:“今日天热,吩咐人备些绿豆汤,早些煮出来晾着,等回宫正好得用,你们当差也辛苦,人人有份。”

景宣端坐在父王身边,一大一小两张脸十分相似,丹凤眼生在她脸上,有种锋芒毕露的美,令人不敢逼视,若是再长大些,想必会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