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道:“那我回去找师父问问。”说完后他又惦念起刚刚看到一半的札记,脸色相当懊悔,“早知道我就看完再去问能不能买。”
关靖泽安慰:“总有机会看到的。”
他口里这么说着,心里也在“医学札记”一项上打了个勾。
嗯,这个可以多注意一下。
42第四十二章:冰释
郑驰乐回去后将自己在书店遇到的事告诉季春来,季春来听后问道:“你把上头的字写几个给我看看。”
郑驰乐回忆了一下,扯过一张纸刷刷地写下一行字。
季春来看到后静默片刻,说道:“这人叫何遇安,是我的老对手了,老何有好几个朋友死在早年那场动乱里面,他始终怨我没救他们。”
见郑驰乐听得仔细,季春来又将师门秘辛给郑驰乐讲了大半。
当年郑驰乐的“师公”在建国走过来的那批人里面还是有几分薄面的,毕竟他师公曾经救过很多人的命。可惜的是季春来性格跟“师公”不太像,这些人情往来对他来说不仅没有半点好处,反而还是一种负累。
“师公”看透了他的秉性,也就没给他留下首都那边的门路。
对于“师公”这个决定,季春来甘之如饴。
人情向来是要靠自己去经营的,就算是至亲骨肉、同胞兄弟,自己不去维系也会渐渐疏远,季春来本来就不擅长与人往来,自然乐得轻松。
没想到这倒成了他与昔日挚友反目的引线。
建国初年国内的一切都还在摸索中前行,在他启程行走各地行医的第二年,一场酝酿已久的动乱在国内爆发。在那场动乱之中无数无辜的人被波及下放,其中就包括何遇安和他底下那批人。
当时季春来正好碰上了何遇安一行人,何遇安请求季春来帮忙。可这时候“葫芦居士”已经仙逝,季春来跟首都那边没半点联系——就算有联系,在那种混乱的局势之中他也起不了半点作用。
季春来据实以告,何遇安却怎么都不信。
季春来当时还带着年幼的吴弃疾,不好在那边多留,第二天就离开了。
后来何遇安的朋友统统身死异乡,双方也就结下了不解之仇。
动乱结束后上面要恢复何遇安原职,何遇安却没回去,反而沿着季春来的行医之路南下,开始跟季春来抢起了病人。
何遇安医术不算太差,可他是典型的“攻下派”,喜欢用“攻击性”比较强的药物,这样见效快,病人的身体却不一定吃得消——就算当时把人治好了,少不得也会让对方少活几年。
偏偏何遇安恨他恨得不行,用药比以前更急更猛,要闹出人命了。
季春来看在眼里气在心里,最后说动了何遇安的老上级出面劝阻,何遇安才罢手。
自那以后季春来就没再见过他。
回想起这段往事,季春来不由又想起了吴弃疾。他对吴弃疾这个徒弟从喜爱到反感,就是因为吴弃疾在朝何遇安的路子走,何遇安这个先例在前,再结合吴弃疾姑姑说的“他已经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季春来对这个徒弟是彻底失望了。
想到自己和昔日友人之间解不开的仇怨,季春来微微一顿。
无论他解释了多少遍,何遇安始终不相信他在首都那边没有任何门路。那么那时候试图跟他解释的吴弃疾,他又相信过没有?他遭遇过的事情,这个徒弟是不是也正在遭遇?
季春来沉默片刻,对郑驰乐说:“我出去走走,你在这里守着。”
他说的“这里”当然是指许国昌临时划给季春来的“值班室”。
郑驰乐点点头,拿出关靖泽走之前留给自己的书看了起来。
季春来走出值班室后缓步走向吴弃疾所在的病房。
关振远已经走了,病房里只有吴弃疾一个人在沉睡。
季春来搬过病床前的椅子坐到一边,拿起一边的报纸看了起来。虽然年过半百,但他的视力依然非常好,看报一点都不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