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1 / 1)

红楼之赘婿 慕容红苓 4016 字 1个月前

宝玉在外面得了趣儿,愈发地不爱留在府中了,见天地往外跑。

贾母和王夫人对于他外出交际倒是支持赞同的,毕竟结识几个少年英才,世家公子之类的,将来也是能有个人脉关系,能守望相助。

年下纷纷扰扰地折腾了一番,不过今年却是额外不同,你道是因着什么呢?

便是因为陛下隆恩,宫妃娘娘们可以外出省亲,与家人团聚,所以这个年,别说是贾家没有过好,就是整个京城,似乎都没有好好儿地过年呢,大家都是在等待着这省亲呢。

礼部按着顺序排下来,贤德妃贾元春正好是上元节这日,当然,这日也不独是她一个,不过最为显赫的却是她。

所以贾氏一族上上下下地欢喜疯了,上蹿下跳的,说是陛下对他们家大小姐的看重。

皇后娘娘年纪大了,出嫁多年,与娘家人没有多少的感情,她父母已经过世,当家的是哥哥嫂子,从前外祖母去世了之后,母亲伤悲非常,尝说自己从此往后再也没有娘家了,她那个时候年轻不懂事儿,弄不明白,母亲明明还有两个舅舅家可以往来,何以说自己没了娘家?

可是现在轮到自己品尝这种滋味了,没了母亲之后,整个家似乎不是自己的了,皇后娘娘的母亲并不多么长寿,她又是在深宫内院,也没有承欢膝下,所以承恩公府对于皇后娘娘来说,并不是个什么欢喜的地方,反倒是充满了悲伤。

她当初在嫁给了皇子的陛下时,因着父亲没了,所以带了族中的妹妹回府当了陛下的滕妾,为的就是让那族妹早日诞下赵家血脉,帮自己稳固地位。

这事儿她不同意,可是两个哥哥却是赞同的很,而且提议的就是自己的大嫂子,后来那滕妾果然是个好生养的,诞下了陛下的长子。

不过可惜的是,竟是个福薄的,自己难产而去,留下了个病歪歪的儿子。

那个时候还是王妃的皇后娘娘念及他是王爷的长子,又是族妹挣命一样生下来的,所以将这个病怏怏的孩子抱在她的身边,照看抚养。

这么多年过去,大皇子虽然已经娶妻成家,可是子嗣不丰,仍旧是病怏怏的。

不过他对于皇后这个嫡母兼姨母却是敬重有加,好歹让皇后略感欣慰,总算是没养出个白眼儿狼来。

后来,母亲去世,她和娘家就基本上断了往来。直到皇上登基,加恩赵家,大哥封了承恩公之后,这才慢慢地恢复了交际。

当然,即便如此,皇后对于娘家,对于族人一向都是淡淡的,反正他们是自己的族人,也不可能反水去支持别人,关系是否亲密又何妨?

所以皇帝当初允了后宫省亲,皇后娘娘在娘家人进来请安时,也是一口拒绝了的。没了母亲的那一日,她便没了娘家,还回去做甚么?

忆苦思甜?她如今的日子不见得有多甜,往昔的日子不见得有多苦,所以皇后娘娘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赵家虽然懊恼,可也不得不听了皇后娘娘的吩咐,不能建别墅,总觉得承恩公府比别的外戚们低一头似的。

皇后娘娘那里没动作,那么争斗的便是两位贵妃了,贤德妃贾氏和吴贵妃二人。当然,不仅是她们二人彼此争斗,就是在宫外,贾家和吴家之间也是龌龊不断,少有和睦。

吴贵妃的资历老,虽然没儿子,可是名下有个公主,被皇帝当成了宝一样疼着,对上蛋都没有怀上一个的贾氏,吴贵妃是底气十足的。

再者说了,吴贵妃之父吴天佑虽然是个混不吝的,可是吴家却是比贾家强上许多了,所以能给吴贵妃朝堂上的支持,不跟贾府似的,除了银钱外,竟是没有任何的势力。

元春在宫内苦苦挣扎,她也知道府上的情况,可是现在不同了啊,这不是有个静孝郡主吗?黛玉她女婿又是骆阁老的亲侄子,听说骆阁老夫妻俩对于这个侄儿关心非常。

所以长了见识,开了眼界的元春总算是和贾母的目光一样了,打起了黛玉的主意。

果然自己在前朝有骆阁老,哪怕是十分之一的支持,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在后宫孤立无援,累死累活的。

所以元春在大年初五时,打发了宫中的小太监,递了消息出来。

贾母对于元春这个自小儿精心教养的孙女儿自然是寄有厚望的,现在看着她的眼界,顿时欣慰不已。

递了帖子,打发了王熙凤这个能说回道的,又有探春这个机敏多智的一起上门,为的便是邀请黛玉上元节那天在贾府等着娘娘的接见。

对于这样的邀请,黛玉顿时有些反应不过来。

“我毕竟不是贾家人,府上是喜事儿,我去了这只怕不大好。”

黛玉有些为难地道,她确实没想过要去贾府去见什么娘娘。

“这哪里不好了?是宫中的大姐姐专门传了消息,说是借着机会好生地认认亲,以后也往来方便,玉儿妹妹,不是我说,这样好的事情,别人求都求不来的!”

“唔,这样吧,风姐姐,三妹妹先坐,我去找夫君商量商量再说。”

黛玉有些招架不住王熙凤的这张嘴,立即地将骆辰逸给拎出来做挡箭牌。

王熙凤虽然对于那赘婿没甚好感,可也知道这个林妹夫不是个好惹的,所以只能无奈地点点头。

“唷,林妹妹,如今你都是郡主了?这府上的大小事宜谁还敢不听你的,哪里需要商量了?”

不过仍旧是打趣地挤兑了黛玉两句。

黛玉忍着内心的不喜,然后快步地出了花厅。

骆辰逸听了黛玉的转告之言后,觉得有些好笑,

“不去,不说别的,咱们如今身上有孝,咱们又不求着贾贵妃,上门去干吗?没得让人说咱们失了风骨,骂咱们不孝呢!”

骆辰逸对着黛玉道。

黛玉也知道丈夫是读书人,对于这些事情看的格外重,所以只能暗暗地松了口气,抱怨道,“我也是这么说的,可是二嫂子那张嘴,又说是贤德妃的口谕,这样不去真的行吗?”

“放心吧,不提后宫不得干政。再者说了,后宫还轮不到一个贵妃指手画脚呢。有太后娘娘不说,还有皇后娘娘呢,所以直言拒绝就成,再不然你就推到我身上,说是我不许你去,再者,我与大伯家约好了,要一起上街看花灯的。”

“什么?为何你不早说?”

黛玉瞪大眼睛,一脸不悦地问道。

“这不想给你一个惊喜吗?可惜的是……”

“既然与大伯母约好了,那么自然不能失礼,我这就去回了琏二嫂子,唉,她也是难,那样一大家子……”

听着黛玉对于王熙凤的怜悯,骆辰逸觉得好笑,王熙凤自己并不觉得为难啊,如今正是显示她才干优长的时候呢,王熙凤巴不得天天有这样卖弄的日子呢,黛玉倒是替她觉得为难了。

“你呀,操的什么闲心,只怕二嫂子未必这么想呢。”

他这般说,黛玉复又想想王熙凤争强好胜的性子,也觉得自己有些好笑起来了。

所以她转身回了花厅,将刚刚与骆辰逸的这一番对话说给了她们姑侄听。

王熙凤笑着道,

“如何就这样巧了,妹妹竟是不知道?”

虽然黛玉对于她的质疑有些不痛快,不过还是耐心地解释道,“他是想给我惊喜,所以一直都保密着,我也没想到……琏二嫂子,家去了替我向外祖母,二舅母致歉吧。娘娘家来了,也是阖府团聚的喜事儿,没的我一个外人掺和进去,却是不像。再者说了,我身上又有孝的……”

既然黛玉都这般说了,王熙凤和探春二人也只能失望而归,探春在离开郡主府时,突然地觑见了一个身影,突然明白过来那是谁的探春顿时面红耳赤起来。

再是没想到,这位林姐夫竟然这样一表人才,俊俏非凡。

好在王熙凤正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想着回去了之后要如何跟老太太交代,所以并未发现探春的异样来。

可偏生,探春虽然极力控制自己,可是那个身影似乎是印在了自己脑海中,心底里一般,觉得怎么着都剥落不去。

探春自此似乎是成长了一般,时常地待在自己的屋子里发呆,也不大和姐妹们一起去玩乐了。

不过对着王夫人,却是更加地恭维了。

王夫人对于探春这个庶女只怕也没有多少的感情,不过也乐得和她秀母女情深,撩拨的赵姨娘上蹿下跳的,越发地显得粗鄙了,越发地让探春瞧不上了,母女,姐弟之间的罅隙日深,王夫人才觉得心中畅快了不少。

想想宫中的贵妃女儿,再想想将来有大出息的宝玉,王夫人如今志得意满,所以对于探春这个庶女也并不觉得有多么地碍眼了,毕竟将来嫁出去,也能为自己的宝玉拉来一个助力。

第二天探春受宠若惊地收到了几件太太打发人送来的首饰,布料还有旧衣。

说的是旧衣服,不过都是好料子,不过是样式过时罢了,王夫人年轻时略显丰腴,探春年纪又小,穿着还挺奇怪的。

所以她带着丫头们连夜地改了之后,便天天地换着穿,逢人就说太太的慈和。不过因着不是时兴的布料,不是时兴的样子,总显得有些怪异。

因着骆辰逸说了带着黛玉一起出府和大伯母家一起去赏花灯,所以黛玉总觉得这几日时间走的额外慢。

骆辰逸看她闲的慌,所以找了各色东西来,夫妻俩一起做灯笼玩。骆辰逸懒,也不爱动脑子,可是他见过的多啊,眼界开阔,自己又会画画,所以每每做出的东西又精致又好玩,再对比一下自己的,不然是兔子灯之类的,黛玉顿时觉得无趣了。

扔下了自己手头上东西之后,开始帮骆辰逸了,夫妻俩联合做了个大胖娃娃吃元宵的灯笼,看的一众人心头软软的,不过陈嬷嬷却是略带担忧,这样童趣十足的东西,姑爷这是在暗示着什么吗?

整整两天功夫,夫妻俩在工匠的协助下,总共做出了十来盏不一样的灯笼来,夜里看着这些东西,简直成就感爆棚。

黛玉又紧急地往贾、骆两处送了几盏自己觉得好玩的给姐妹们,自然是少不了宝玉的。

至于骆家,那只大胖娃娃咬元宵的也一起送了过去,骆辰迅的小儿子如今正是三四岁好玩的时候,他拿着这灯笼,却是极为相配的。

贾府的几个姐妹,宝玉,巧姐儿,贾兰,贾琮贾环人手一只灯笼,俱是欢喜不已。

府上忙着贵妃娘娘省亲,这灯笼也都选择的是富贵吉祥的样式,哪里有林家送来的这样巧思好玩的。

又听说是他们家郡主郡马自己动手做的,大家自是更加觉得好玩了。

宝玉本也想闹着自己做,可惜的是,府上如今正是忙碌的时候,不管是贾母还是王夫人,绝不会纵着他的。

宝玉自己怏怏不乐,然后并不能让老太太,太太改了主意。

因听了是林妹妹自己做的,宝玉本想都给收回的,可惜的是,这次却是没谁理会他,毕竟这签子上标的明明白白,纵然是一向让着她的探春也将那灯笼宝贝的紧,别说是送给宝玉了,就是看看也叮嘱他小心了再小心的。

至于惜春,直接让宝玉碰了一鼻子灰,哥哥抢妹妹的东西,这算什么本事?难道你还要抢了巧姐儿,兰哥儿的?

你这做叔叔的倒是出席了,不说送侄子,侄女儿东西,反倒是跟没断奶的奶娃娃一般,竟是越长越回去了?

这番夹枪带棒地,宝玉也只能落荒而逃,大家都说三姑娘是个刚性儿的,可没想到这四姑娘也不惶多让,宝玉竟都没讨着好儿。

好在宝玉性子还算好,并不将此事张扬的到处都知道,所以长辈们也只能装聋作哑,对于他们兄妹之间的口角来了个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上元佳节到了,黛玉恨不得立时便是晚上了,自己可以出去赏灯了。

她小时候父母也曾带着出去玩过,不过自打母亲过世之后,便再没有出去的机会了。

虽没有十年,差不多也有八年了,好在现在又有了机会,也不知道这京中的灯会到底如何?是跟扬州那样热闹非凡吗?

扬州富人聚集,所以盐商们斗富的风气一直浓厚,这样的佳节里,更是了不得。

也不知道京城是个什么情形,骆辰逸也不知道。夫妻俩猜测了半天,想想晚上就能出去了,复又觉得好笑。

下午稍微地吃了茶点之类的垫垫肚子,众人开始准备出行了。

上元节肯定人多热闹,却也不是没有危机的,所以安全方面大家还是需要各种准备的。尤其是有女眷的情况下,好在他们已经订了最好的太白楼看花灯,不用在街上人挤人的。

夜幕降临,半黑不黑的时候,黛玉一行人终于出发了!

骆太太看着几个孩子们,就是两个媳妇儿也是心不在焉的样子,顿时觉得好笑,便主动开口道,“行了,咱们也出发吧,去了外面,你们也正好松快松快,老大媳妇,照顾好你弟妹和婉慧两个!”

“是,太太。”

骆辰迅的妻子孟氏笑着应下了。即便婆母不嘱托,她这个当长嫂的也知道自己的责任。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骆辰逸护着黛玉在街面上走,黛玉只觉得自己的眼睛不够用了,各色的花灯,各种的小吃,各样儿的猜谜,总之,叫卖声,欢笑声等等夹杂在一起,让人觉得欢喜不已。

一路上骆辰逸也在询问黛玉的意见,不时地买上一两盏的花灯,看着有新奇干净的小吃也各自买上一两样,等他们一行人到了太白楼时,身边跟着的人几乎都没有个空手的了。

骆太太年纪大了,不好这些热闹了,所以她带着两个孙子先到了太白楼的包厢中,也让儿媳们松快松快,看着静孝夫妇到了,这才将小孙子放下。

太白楼每年的元宵都是限量的,都是要提前预定的,否则的话,只怕你出再大的价钱,也尝不到这样的美味,一年只这么一回,所以闹的太白楼的元宵越发地受人追捧了。

骆太太带着女眷们在屏风后面用元宵,骆辰迅兄弟几个在外间说起了佳节的喜事,这样的聚会最容易说起如今时下最流行的话题。

比如说,椒房省亲。